苗娃找李君閣要了點餌料掛上,重新拋入水中,將竿子插在竿插上說道“是啊,野豬,松鼠,野兔,野雞,在李家溝真是有點泛濫的趨勢了,苗寨下頭那片松林,以前多大現在還剩多少都是松鼠干的。”
李君閣說道“昨天那野豬為啥不怕人,我一直在想這問題。這么多年都不讓打,野豬每年七月九月下山吃玉米紅薯,對人味都熟悉了,知道沒有威脅,都不帶怕的了。”
林昭也點頭“昨天幸好是有你們,要是只是我跟唯唯遇到,估計后果不堪設想”
唯唯說道“以后游客們多了,要是遇到那樣的事情,可能還真是麻煩。”
李君閣想了想,說道“這個沒辦法,只有把白大大花它們用起來,然后每年組織狩獵隊,控制一下數量,再這么下去,遲早要出事。”
這時車盤竿上的草桿又被崩飛了,苗娃眼疾手快將竿子抬起來一搖“喲,估摸著又是剛才那玩意兒”
車到近處,果然又是一只團魚,李君閣很開心,說道“這獨水溪里老團魚可不少啊我們過來的路上就見著了好些不會是盤鰲鄉的團魚都躲這里來了”
林昭說道“估計以前的盤鰲鄉的團魚和這里一樣多,誒,兩處地方很相近嘛,以后要恢復盤鰲鄉生態的時候,可以來這里找鱉卵進行人工孵化啊”
一說起這個苗娃想起來了,說道“咦,現在就是團魚下蛋的時候啊要不我們今晚就來看看待會我去扎幾個火把去。”
李君閣說道“不用那樣,那樣可能會打擾到團魚,張老師他們的攝像設備應該帶夜視功能吧到時后我們把機器安上,通過攝像機來看,走,別釣魚了,沿著河邊溜溜彎,順便找幾處合適的拍攝地去。”
都是年輕人,說起這個來渾身都是勁,李君閣收拾好竿子,和苗娃他們一起說笑著向上游走去。
約摸走了半個小時,面前出現了一個半圓形的大彎,整個灣子都是丹崖石的細沙,紅色的沙灘在在水面和林草之間彎成一道美麗的弧線,最寬處有十多米,最窄處有三四米。
灣子里有幾塊突出的丹崖石,有兩只團魚正在上面曬背殼。
李君閣對苗娃說道“這地方咋樣”
苗娃說道“從劃筏子到現在,就數這個砂灣子大,獨水溪的團魚,恐怕也找不出幾處比這里更好的地方了。”
李君閣笑道“那我們先回去做飯去,晚上再過來探個究竟”
回到宿營地,李君閣燜起了一大鍋米飯,野豬肉燉了快半天了,已經酥爛,李君閣又削了些土豆進去,弄了個土豆野豬肉鍋子,大家圍著火塘邊吃邊聊,吃完再涮些竹筍,野菜去膩,這滋味也是一絕。
吃飯的時候,李君閣將晚上考察團魚產蛋的意思跟大家一說,結果全都來了興趣,說要是真能看到這西洋景,那也不枉這一趟。
張老師考慮得更加周全,說道“那我們現在就去將設備架好,我們科學探索頻道的機器還是可以的,連上三十米的信號傳輸線,接上筆記本,可以在遠處進行拍攝。”
不過這設備別說在李君閣眼里,就算苗娃都能看出來夠老土的,線控,跟麻頭腦袋上那玩意兒比起來,一聽就弱爆了,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