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閣轉頭對阿音說道“完了,玩不成了。”
阿音說道“那怎么辦要不,我教你吹笛子”
李君閣笑道“嗯,我想想做什么更好玩,對了,要不你來做刀鞘吧”
阿音說道“那你呢”
李君閣看了看棚子正中位置,喃喃地說道“這高度應該沒問題,我也不想等了,我來燒炭,這棚子里柴火都要堆不下了,消減一點庫存也好。”
阿音笑道“你可別把棚子給燒了喲。”
李君閣說道“哪能呢,我就堆大半米高的柴火堆。”
說干就干,李君閣將魚皮和豬皮取出來交給阿音,讓她按照兩把刀的格式裁剪出大型,自己則將魚膠和之前留下的一點碎豬皮一起加水熬煮,準備用來粘貼兩種皮料。
最好的魚皮是珍珠魚皮,珍珠魚皮不是什么珍珠魚的皮,而是一種魟魚或者蝠鲼的背皮。
這些魚體表有鈣化的突起,形如珍珠,加上沒有背鰭,可以取到較大皮張,一直是制作刀鞘的上品。
烏魚皮則不行,太薄,然后被背鰭切割成兩片,沒法將刀子完全包起來,只能用作側邊或者刀鞘背部鑲嵌。
不過這活跟女紅納鞋墊類似,因此也難不住阿音。
李君閣用木片比著兩把刀削出個形狀,然后交給她就不管了。
自己則戴著斗笠去挑濕泥,和成稀泥準備大干一場。
先在屋子中間堆出四個柴堆,主要是廢棄的竹肉料,劈成兩指寬的小片,夾著一些干草,堆出了四個錐形的柴火堆。
然后在柴火堆外面又堆上一些干葉子,開始在外部敷泥。
敷好后就是四個小土丘,頂部留出一個頂孔,每個小土丘底部開出六個底孔。
塞入一堆干草在頂孔里點燃,火就開始慢慢往底部燃燒。
說起來挺簡單,做起來卻也挺耗時間,一上午李君閣就干這個了。
阿音那邊先將豬皮裁下來一片,對折起來將小刀包住,去掉多余部分,然后打開,又將烏魚皮裁下,比豬皮小一圈,用魚膠貼在打開的豬皮中間,將皮子攤在木桌上,取來重物壓上,然后開始裁砍刀皮。
等到砍刀皮裁完粘好壓上,又將剛剛小刀的取出,在魚皮上又壓上裁好的一圈豬皮。
如此兩個刀鞘換著做,一上午下來,刀鞘皮子就粘好了。
做完這個,兩人開始吃飯。
李君閣一邊吃飯還一邊圍著四個炭窯轉悠,見到哪個炭窯的底孔開始能看見火光了,就用稀泥將那個底孔堵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