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閣找來一張紙將小魚都包好“這東西給阿音,她肯定喜歡還是石頭叔疼我,回來就有禮物。”
石頭嬸在菜園小石桌旁邊擺上水果點心,端上一壺茶,三人坐下來說話。
石頭叔說道“這又過去這么久了,我們的帳也該結了”
李君閣又趕緊擺手“怎么跟對門一樣我這剛回來,先緩兩天,事情多著呢”
石頭叔笑道“這不是自己的那一份,捏手里感覺燙,對了皮娃,縣里來人說,想讓我的石雕一起拿去參展,你說行不”
李君閣緊張道“什么展這東西是我李家溝鎮村之寶,可不能被他們找由頭拿走”
石頭叔信心爆棚“手藝都恢復出來了,要再做一套也不是難事兒不過聽縣里的意思,是讓我跟小石頭的東西一起送去評那個什么獎,說是省里交代的,都來過幾趟了,我只推說這東西是跟你一起研究出來的,得等你回來拿主意。”
李君閣大喜“天工獎這么牛”
石頭叔說道“我不知道牛不牛,反正我重做出了門樓號鼓,這輩子已經值了,其它的都是那啥你說這爺倆一起去參加評獎,我怎么覺得有些別扭呢”
李君閣一揮手“不當事兒當年蘇洵二十幾歲才跟兒子一起讀書,后來還跟他倆兒子一起參加高考呢這是佳話不是笑話石頭叔是誰這么有眼光啊看中你的石號石鼓了”
石頭叔說道“文化局老古也是老交情了,聽他說是昆吾老兄給省里打了電話,強烈要求我們爺倆一起參評。”
李君閣一拍大腿“李老說的那還有啥問題咦,小石頭的東西做出來了趕緊帶我去看看”
起身就要往屋里鉆,石頭叔趕緊一把抓住“別鬧這幾天正出磨工呢,這東西精細,可別影響他”
拉著李君閣坐下,石頭叔繼續說道“我做的這兩個東西不小,到時候怎么運過去還是個問題。”
李君閣說道“這你就別操心了,李老從我這里拉石頭回去的時候,就是一句話的事情,那石頭不比這倆石雕來的大不過這名字倒是得好好琢磨琢磨。”
石頭叔笑道“這就不是我的事情了,你慢慢琢磨吧”
李君閣哈哈大笑“就跟你壓剝小魚一樣,這對我來說就是分分鐘的事情。你看這名字妥不妥啊石鼓取的是苗寨懸天崖的景,石號取的是五溪河李家溝的景。一個占山,一個占水。石雕上的兩個民族世世代代生活在一起,雖然有區別,卻都是民族大家庭的一員。這兩塊石料,都是來自同一個山上,又在同一條溪流里沖刷了千年。雕出的作品,既有漢家風格,又有苗家風格。所以這件作品,就叫山水同根如何”
石頭叔哈哈大笑“你這皮娃真能整反正我是取不了比這更好的名字來,就它了”
話音未落,就聽背后一個年輕的聲音也是哈哈大笑“好名字二皮趕緊給我的也整一個”
李君閣轉身一看,正是小石頭。
只見他雙手上全是石頭漿子,袖套圍裙上面也是,頭發亂糟糟的,眼睛里面布滿血絲,眼神卻是清亮得嚇人。
李君閣趕緊將茶杯端過,順手偷偷加了點靈泉水進去,遞給他說道“這都幾天沒睡了趕緊去休息吧。”
小石頭接過來一飲而盡,笑道“也不著急這一會。”
說完走到老石頭身前,恭恭敬敬地說道“爸,我出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