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書記說道“老薛,事在人為嘛算了我們換換腦子,聊點輕松的話題這司家人都是因為那司星準來的吧你說人家多能耐,年紀輕輕就成新銳導演加影視明星我那女兒比人家也差不多的年齡,每天就只會追劇。娘倆霸著電視,連九點的聯播重播,我都只能去電腦上看”
李君閣從背包里翻出張塑封照片來“那這個你家女兒指定喜歡,司星準和唐芷的定妝合影簽名。”
羅書記接過來喜不自勝“好這個作為新年禮物送我家閨女,把一年來的加班晚回家都彌補上了”
薛縣長也伸手“有沒有唐芷單獨的我家那小子也喜歡這部劇”
李君閣說道“有有有,等我找找啊,這里背著青荷劍這張怎么樣要不這張耍九思鞭的”
薛縣長哭笑不得“你娃到底壓了多少存貨妥妥的皮娃風格,這就是從來不打無準備的仗啊”
李君閣一本正經地說道“一個盒飯二十個簽名,這是早談好的生意。書記縣長,這風險投資雖然不確定因素很多,可要是一旦成功,回報率真是高得離譜啊”
一席話把一車人都笑翻了。
車到機場,大家在出口接到老伯一行。
李君閣和阿音上前給眾人相互介紹。
老堂哥說道“能為家鄉的執政者介紹信息產業的前沿技術,也是我義所當為,當不起二位父母官親自來接。”
羅書記說道“這里沒有父母官,有的只是倆學生,學生接老師,理當如此。”
幾人又謙讓了幾句,等李君閣將行李都放上車,大家這才上車。
老堂嫂拉著阿音說話“阿音,這次我可是把提琴都帶來了,你跟皮娃在無人島的表現讓人眼前一亮啊,阿音的歌唱得真是太美了,好多是山上苗寨的民歌吧真是讓人難忘,唱法也非常獨特。”
阿音說道“堂嫂要是喜歡,我就給你唱,還可以帶你去苗寨采風,我也就會一些飛歌,游方歌,古歌還得聽奶奶她們唱。”
老伯說道“皮娃不錯把我們老家的好多手藝都展示了出來,我們華人圈子里那段時間就在議論這個楞把生存搞成了生活,還是雅致的生活,這就了不起了。”
“阿音和皮娃現在可是哥大東亞問題研究所那群學生的偶像,聽說在李家溝有塊哥大實驗田,好多我們的學生都想來種種地,今年我們安排了十五位來中國的名額,書記縣長,到時候還得給你們添麻煩。”
老堂嬸笑道“原來老家還有這么多令人驚嘆的工藝,皮娃你肚子里怎么這么多奇怪的古老知識我們一家人守著電視看你和阿音的表現,怎么都想不到你竟然會用瓷器來做endg,那個青瓷和釉上藍彩,燒制得實在是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