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五章西獅
一席飯菜自然又是吃得賓主盡歡,老伯還叫過劉三娃來鼓勵“三娃不錯,體重沒見長,手藝長得厲害”
把個劉三娃夸得喜不自勝。
吃過飯,篾匠叔和良子也過來了,阿音就陪著藝術家們在農家樂搞交流會,雕刻竹藝書畫影視音樂,都有相通之處,倒也聊得開心。
李君閣不行,得以身作則,帶著芋頭粽粑aiceshiry去祠堂王婆婆那里點卯。
一周練習下來,大致也有模有樣了,偶爾游客路過聽見祠堂里邊咚咚鏘地響,因為好奇探頭進來,然后看到兩條大龍就走不動道的也有。
除了龍,還有獅。
別以為舞獅只有徽州冀州粵州,蠻州金龍寺李家一脈的玄灘獅舞也是很有名氣的。
整個蠻州,獅舞大致都是出自這一支,從清末就已經出名,系北獅派系的武獅流派,先是龍家,再到王家,最后到李家,這也是一百五十多年的歷史傳承了。
南獅北獅好分,樣貌上,南獅更像神獸,頭有角,臉有畫,有傳說是年獸所演變;北獅更像真獅,頭上是紅結或者綠結,褲腿上有獅毛。
從套路上,北獅一般是雙獅或者四獅,紅結雄,綠結雌,表現的是夫妻恩愛,長幼天倫。
南獅則經常單獨出行,表現的是雄獅穿山過嶺,踏水鉆洞,最后克服重重艱難采青的場景。
傳統石雕講究個北獅穩,南獅靈;而獅舞則反過來,南獅穩,北獅靈。
就見王婆婆倒拿著蒲扇,用蒲扇桿將母獅子腦袋敲得啪啪響“感情要用感情君華你這倆口子吵架呢”
小表哥將獅頭取開,露出見汗的腦門“王婆婆我來不了了,獅子的感情啥樣”
王婆婆罵道“白大見到皮娃啥樣是不是要看著皮娃是不是要耳朵搖晃嘴巴動是不是要挨上去輕輕蹭”
說完將蒲扇丟給小表哥,然后對把持公獅子腦袋的王良厚說道“乖孫你把獅頭套上,站著別動,就當個公獅子站著那里,我給君華演示一下。”
說完將母獅頭套在自己頭上,喊了聲“鼓點”
藥師叔和獵戶叔就咚咚咚敲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