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音笑道“還真搞得像節日一樣了,開秧節。”
李君閣望著老外們一臉的壞笑“先由得他們蹦跶,明天再讓他們干活,開秧一村人的豬兒粑,就指望著他們了。”
次日一早,李君閣領著浩浩蕩蕩一群異族大軍,來到秧田旁邊的平地上,開始壘灶。
一幫子老外傻眼了,不是說好的插個秧嗎怎么這么多的戲份
李君閣跟他們解釋“今天教你們一首先秦就流傳下來的詩,擊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所謂漁樵耕讀,就是農耕文明的表象特征,但是其精神內涵,卻是應時取宜,寧靜和平,吃苦耐勞,守望互助。”
“平日里,是以村莊為聚落,以家庭為小單位從事生產,自給自足,可當遇到開秧,收割這些大事的時候,那就不再是一家一戶的事情了,放水的次序,耕牛的安排,收割的先后,以前甚至鐮刀的使用,打谷場的劃分,期間的送水送飯,都是有統籌安排的。”
“今天我們的任務,就是壘好大灶,制作出一種開秧時特有的食品,供明天村里插秧的人食用,你們也是其中的一員,明天能不能吃到好吃的,就看你們的了喲”
杰拉德興奮地舉手“junge,是要壘無人島中做飯的那種灶臺嗎”
李君閣笑道“那可不行,那等灶臺干燥要太長時間,我們現在用磚和泥,今晚半夜就能用起來。”
然后就安排人手,和泥的和泥,壘磚的壘磚,一個上午弄出了四個大灶臺。
李君閣看得相當滿意“不錯,大家的經驗也越來越豐富了,下午我們就準備材料,村民們加上可能會來湊熱鬧的游客,起碼要做上千個粑粑才行。”
下午就是備料,肉,豆干,芽菜,香菇,竹筍,火蔥,還有糖餡事情也細碎繁雜。
這事情李君閣也做不好,不過村子里上年紀的女人都是好手,王婆婆,林婆婆,老媽,二堂嫂接手,指揮十幾個老外那是輕輕松松。
李君閣自己卻要動身去接孟所長一行了。
路上偷偷將這幾天吃開心了的大灰一家移回五溪河里,船到夾川碼頭,呂主任一看見李君閣就笑道“打家劫舍的行家把我們研究所搜刮一通不說,現在多了一項拐帶婦女兒童罪”
李君閣當然不認“這是大灰一家自己找上門來的好不好”
說完還深情款款地唱了起來“天邊飄過故鄉的云,它不停地向我召喚”
孟所長趕緊叫停“打住少在科技工作者面前煽情,我們只認數據和事實”
李君閣被堵得沒好氣“好行行,你們是第一生產力,該你們拽上天”
一行人上了船頂茶座喝茶聊天,等船一拐進五溪河,孟所長立刻就被吸引住了。
不是被美麗的山水風光吸引住了,而是除了水質清澈,這河面上就沒有往來的船只。
待到船過盤鰲鄉,水面上不時泛起的魚星,兩岸豐美的草木,往來絡繹的飛鳥,讓孟所長心神大快。
這些東西,是做不了假的。
三只江豚出現在了船側,追著五溪二號劃出的波浪線一路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