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音趕緊鞠躬“應該的應該的,道長你千萬別客氣,我們李家溝打造文化之鄉,只有四爺爺和果山師傅怎么行,你來了就齊了。”
石鶴老頭說道“那我們趕緊進去吧,我帶你們參觀參觀。”
等眾人各處游覽下來,李君閣嘖嘖連聲“這哪里是清修啊,這是腐朽吧,水缸都雕花”
就見后門一個年輕人背著藥簍手提藥鋤從小路下來,見到李君閣就撲過來“二皮哥你可算來了趕緊去釣魚打鳥抓竹蟲這老頭還是天天熬粥,還給里邊下藥”
石鶴老頭說道“你在龍虎山這么長時間,回鄉來怕是一時會水土不服,不調理一下怎么行等這兩天過了,我自然會給你換肉粥”
小藥師都快瘋了“啊啊啊可重點是我根本不想喝粥好不好”
倒是李君閣看不下去了“你自己不會做飯還好意思說別人李家溝家家戶戶硬菜可都是男人上灶的你這樣子怕是媳婦都找不到”
說完對苗娃說道“我們是先弄哪樣”
苗娃說道“先去竹林下套子,順便取竹蟲,我拿花弩去尋尋獵物,晚上我們去釣魚。”
李君閣笑道“看小藥師這饞樣,要不還是分頭行動吧,你上山,我下溝,先搞點東西潤著。吃過晚飯再認真釣。”
那就得找幫手了,苗娃將小藥師拉上,一起上山幫他下套子。
李君閣翻出闊簍,跟斗蟲,車盤竿,自去釣魚。
阿音和阿代由石鶴招呼著,在陰涼處擺上茶盤,焚上香,請她們喝茶。又不知道從哪里翻出一架古琴,說是讓她們欣賞道家仙曲。
李君閣出得門來,聽著身后響起仙翁之聲,暗自服氣“其實這石鶴老頭的確不一般。”
下到溝底,將車盤竿取過,換上小鉤,用兩指捏起一把跟斗蟲,輕點幾下掛在鉤上,變成一小團。
光掛鉤這個手法,沒玩過跟斗蟲的人就打死不會。
將鉤輕輕蕩下水,隨著魚鉤的下沉,跟斗蟲開始從魚鉤上些許些許地散落,脫鉤的跟斗蟲一下一下地抖著,隨水流向下游漂去。
這就是“順河香”的由來,魚類,尤其是小型肉食性魚類,如黃辣丁,牛尾子,小鯰魚,石耙子,石胡子,對這東西的抗拒能力幾乎為零。
鉤放到底,收線盤崩線,小手指卡住車盤,食指搭在魚線上,現在的李君閣,頗有幾分醫家“懸絲診脈”的風范。
沒一會線端傳來抖動,輕輕一提,上魚了。
一條石胡子。
這里釣魚動作得快,這類魚稍微提慢一些,魚鉤就進魚肚子里了,取起來困難。
裝這類魚,魚護遠沒有竹簍子好使,因為它們的魚鰭上有硬刺,硬刺上還有一排小倒鉤,容易掛在魚護上。
這條小溪里基本都是小型魚類,大不過半斤,但是架不住多,像鯽魚,白條,馬口之類李君閣都看不上,隨釣隨丟,只留牛尾子,石耙子這類高級貨。,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