釘好四個角,拉上線,讓兩人插竹竿,剖竹子,圍場地,自己拿起大鋤頭刨地。
這地明顯就不是野地,以前應該就是廢墟人家的熟土。
他現在除了力氣大,還有五通拳指導的發力方式,干起活來無比輕松,一個人可以當三四個人使。
等到阿音和阿代收拾完魚后過來幫忙,扎籬笆的速度一下子就快了起來。
然后石鶴也加入了開地的行列。
兩人并肩開地除草,石鶴對李君閣說道“進益不凡啊你對氣和力的掌握現在算是相當了得了。”
李君閣問道“氣這個東西到底有沒有”
石鶴笑道“這個問題太復雜了,道家,武術,醫學,解釋各不相同,紛繁蕪雜。”
“僅就中醫來說,氣就分內外,元宗營衛,這是腑絡之氣;起病六邪,中藥四性,自然六候,那都是對外氣的各種解釋。”
“再細分,比如宗氣,來源一是運化水谷而生的水谷之氣,一是肺部吸入的自然清氣。兩者聚于胸中,又下行于脾轉化而得。然后一上出于肺而行呼吸,一灌注心脈而推三焦,一下行丹田而資天元。要再細,三天三夜講不完。”
“你就按元素來理解吧,對道來說,氣是自然的基本元素;對武學來說,氣是力量的基本元素;對醫學來說,氣是人體的基本元素”
一場地刨下來,李君閣對石鶴老頭的印象徹底扭轉過來,和果山師傅一樣,各成體系,都是博大精深自成其說,以前自己似懂非懂那個世界,一場交談下來,似乎掀開了那層面紗,一下子清晰明了了不少。
孫老給自己頭上來的那一下,挨得不冤啊都怪小藥師,一開始就把自己帶溝里邊去了
立場一轉變,那小藥師就苦逼了,中午被李君閣抓著學做菜,魚湯,炒蔬菜,炒哨子,蒸蛋,蒸飯,這五樣先學會
不過小藥師的報復也是來得快速而猛烈,一頓午飯吃得人人咧嘴皺眉,不是咸了就是淡了。
李君閣閉著眼睛往下咽,沒辦法,自己作孽,誰也怪不到。
邊吃邊罵結束了一頓午飯,各人收拾東西,李君閣用剩下的竹料編了一個粗糙的堆肥桶,里外涂上泥,底下開個小門,再弄好蓋子,然后去來路的蕨林里挑了一挑腐殖土回來,這就是最好的天然敷料。
敷料打底,結合廚余,再蓋上一層,以后的生活垃圾就可以這樣處理,每次從底部取出來,這就是厲害的有機肥。
加上農家肥,四分地足夠用了,連釣魚用的蚯蚓都不缺。
石鶴老頭連聲叫妙,這就是自然之性啊。
和石鶴老頭約好果樹的事宜,又約好下次來看他的內家劍術和古劍,再托他給阿音弄一把好琴,大家這才挑著竹鼠下山。
在山上時不覺得,等到再次見到停在梯田山腳的猛禽,熱浪奔來,幾人都有了從青崖云岫的仙居重回萬丈紅塵的感覺。到現在才體會到三臺觀的妙處。
苗娃就忍不住轉頭“我都又想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