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爸爸反而皺眉了“二皮你也別老慣著阿音,她見事情可不如你,這兩年要放著她在山底下瞎折騰,怕我們寨子連吃新節都還過不上。”
李君閣開始接手剖魚“哪里話,阿音主意拿得定。我就是個想法多,真到做事情了,還得她來。就算按照她的想法,從雞血藤起步,然后稻花熏魚,藥材,烏金米,一步步也能走到今天。”
音爸爸笑道“你也別老給她說好話,這些東西不是一直都有路不打通,說什么都白瞎”
說起這個李君閣不由得哈哈大笑“剛剛進寨子,小銀子在迎客,聽說我走棧道上來,不是從腳巴窩上來的,說不是好漢,米酒都不給喝”
眾人都樂了,音爸爸笑道“小銀子心里頭的英雄還停留在你育爺爺跟二虎的套路上,你沒告訴他懸天崖你不走腳巴窩都能攀上來”
李君閣笑道“我哪里跟他說得著這個,那不真成小孩子了”
將魚剖好,李君閣繼續找活干,見兩只小腳烏雞已經殺好了,卻沒看到雞血旺子,奇怪道“我們家雞倒是殺得早,怎么沒留血旺”
妮媽媽笑道“皮娃你這苗家規矩還有得學,殺豬要舅家來你是知道的,送雞的規矩那就是各家都送活的,姑家送的是死的,這兩只雞是你們李家溝產的,你苗嬸是阿音的姑姑,那就要送先殺好的雞。”
李君閣問道“這又是什么講究”
歐奶奶笑道“哪里有什么大講究,就是姑姑怕你舍不得吃,先給你殺好意思是這下你吃也得吃,不吃也得吃”
李君閣就感慨道“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這才是真正的大講究啊這些禮節背后的深意,才是我們應知應會的”
等到將雞湯熬上,大活算是做完,李君閣來到堂屋,見育爺爺帶著娃子們已經回來了。
每個娃子手里邊有兩穗稻苞,育爺爺將稻苞收集起來,選了兩棵大的,分別掛在神龕的兩邊。
嘉州四老和秋丫頭都過來圍觀,算是觀禮嘉賓。
育爺爺將一枝稻苞遞給王美嫻,讓她嘗一顆里邊的新米,然后問道“香不香”
王美嫻點頭“香育祖祖這就是苗寨的烏金稻啊,蜀都賣得可貴了。同學們都羨慕我可以天天吃。”
育爺爺又遞了一穗給她,問“那再嘗嘗這個,看看甜不甜”
王美嫻回答“甜可甜了祖祖說這是九里香,用九里香做的醪糟又香又甜,做米酒都比別的糯米多出好多”
李君閣聽得直翻白眼,媽蛋這妖孽明顯是在看人下菜碟
果然就見育爺爺開心得合不攏嘴,摸著王美嫻的頭說道“美嫻實在是太乖了不但認識,還能說得出道道來以后假期里就到祖祖家里來,我們山里好多好東西呢,祖祖都給你們備著去玩吧”
然后小銀子就說道“美嫻我們去看兵器吧把寨爺爺這里兵器最多”
敬子倫就羨慕地看著小銀子腰間的銀鞘小尖刀“小銀子,這是你自己的你爺爺準許你玩刀”
小銀子得意壞了“這刀我打生下來就有,我們寨子里男孩子生下來親戚都會送來一塊鐵,以后每年還要重打一次,一直打到我十六歲成年。”
說完又嘆氣“唉,家里的那塊鐵還有一大半呢,什么時候才能長大啊”
說得孩子們興趣都上來了,一窩蜂跑了出去。育祖祖家里好玩的東西多,十八般兵器樣樣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