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閣笑道“繼續繼續。”
阿音說道“私奔和許婚都有講究的,一般是男方和幾個朋友,挑著糯米飯在寨子外等著。女生趁父母睡下,帶上隨身的衣物,準備的酒飯,還有最重要是雨傘,和要好的姐妹偷出寨子,在林子里祭祖,喝交歡酒,然后拿出酒食招待朋友,唱送嫁歌。然后隨男生回家,男生寨子里次日由寨老去女方寨子賠禮,說合。”
李君閣就笑“怎么有點像小男生小女生過家家一樣”
阿音說道“不是過家家啊,這是真有效的哈,不過說起來他們也就十三四歲,還真有點像你說的那樣”
“還有一種就是拉婚,這一般是強勢的寨子對弱勢的寨子,就是遇到自己喜歡的姑娘,先搶到自己家里,然后三到七天內請媒人去姑娘家里提親。”
說完吃吃低笑道“你常常笑話我的撞婚搶女婿,也是拉婚的一種。還有二虎叔,也是用強,不過是一個人對一個寨子用強,真是佩服他的勇氣”
李君閣笑道“前邊那個不好,后邊這個撞婚搶女婿倒是不錯,我們阿音出馬,哪里還用拉,勾勾小手,喊一聲來李二皮屁顛屁顛就自個上山了。”
阿音笑道“還有說婚,這個就跟山下類似了,行媒聘禮那一套。現在這個蠻多的。”
“最后就是認婚,啊對了就是阿銅跟山下阿渦那種,不過認婚的年齡甚至可以更早。”
“苗族山寨,哪家生孩子,全村都知道。生兒子的父親或母親在鄰居家生孩子時跑到人家門外,若鄰居家是生女孩子就大聲說我家兒子認著啦”
“如果鄰居家同意,從此這兩個孩子就等于算認了婚約,小姑娘在娘家長到三歲,如果父母同意,就可以被男方接到自家養起來,與男孩一起長大,直到十八歲,雙方結婚,辦喜酒,送禮銀認親。”
李君閣說道“這個也不是太好,要是看不對眼怎么辦”
阿音說道“我們苗家人和漢家不一樣,一般結婚的時候還小,女孩子結婚其實并不算婚姻生活的正是開始,婚禮完成,新娘也要回門在娘家常住,僅在逢年過節或農忙時經召喚才回夫家小住。這叫坐家。”
“坐家時間短的一兩年,長的四五年,直到大家成年,或者直到懷孕后才長住夫家。”
“其實我覺得苗家婚禮更像訂婚或者試婚,要等到舉辦橫鍋灶儀式,或者生孩子之后,才算夫妻生活的正式開始。”
“在此之前,女孩子還是可以繼續物色自己心儀的對象,不過得背著夫家進行。”
李君閣就搖頭“難怪里邊都是苗女厲害又多情,原來是有根子的你們的自主權這么高”
阿音笑道“其實這種情況極少極少的,因為我們結婚基本都是兩情相悅,而且父母也很尊重子女的意見,這習俗只是給了女生一個更大的保證。”
“說起女生的地位,很多地方都能體現出來,比如如果妻子亡夫,可以是轉房,就是嫁給丈夫的兄弟,然后夫家要再出一筆錢給舅家,算是再婚一次。”
“更多的是自行重新找配偶,而新夫家就不用給舊夫家禮錢,子女一般原來夫家養著,即使妻子帶走,將來也可以回來繼承家業。”
“而男子喪偶,則要三年后才能重娶,不滿三年的,夫家要給原來的妻家一筆賠禮。”
“如果離婚的話,誰先提誰就給對方賠禮賠錢,男方提,不能要回彩禮,還要給一筆賠禮。女方提,則要歸還彩禮和婚禮花費。寨老刻竹后對剖開,男女一人一半,表示從此分開。對雙方都相對公平。”
“不過這些都是早年間的習俗了,現在都是按婚姻法來。總體來說,老時間里我們苗家雖然還是父系社會,但是女生的地位卻比漢家女生高得多。”
李君閣聽得汗都下來了,一個勁地抹腦門“受教育了,比起漢家的三從四德來,你們苗家女生簡直是要上天啊婚姻法好,還是婚姻法好”
兩人在溜索上一路說笑,一路來到半山林場。
林間小路現在越修越好了,整個苗家林場的大陀杉下,也出現了類似盤鰲鄉的綠道,能看到農大學子在金花茶保育地,天麻地里搞科研,旁邊停著白色小四輪電瓶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