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年號繼續前行,兩岸開始變得陡峭起來,卵石灘變成了嶙峋的方巖,到下午的時候,干脆變成了峽谷。
山溪也變成了細小的瀑布,植物變成了藤蘿,苔蘚和蕨類,蘭類。
李君閣看了看儀表,水深三米,河面也變得狹窄,再往前都不好調頭了,于是對阿音說道“阿音,不能再往前了。”
阿音這一路拍得心滿意足,笑道“嗯,趕快回去吧,回去也該晚上七八點了。”
李君閣說道“沒那么久,你又把開船當開車了。”
果然,順流而下就快了很多,兩人到達營地的時候,也才下午六點左右。
李君閣從魚艙里挑出幾條黃辣丁,花斑鰍和船釘子,笑道“要不我們就在船上做飯,饞死白大它們”
阿音笑道“你怎么總是壓不住壞主意別鬧趕緊上岸做飯去,要不白大它們又該鬧山了”
李君閣從冰箱里邊翻出一塊麂子肉,又挑了些小青椒,和魚一起帶著上岸。
白大它們也不知道今天是怎么瘋的,現在幾條狗一身的蒼耳子。
阿音帶著它們去水邊清理,李君閣做飯。
先翻出前天的干品紅菇,抓一小把發制起來。
今天的菜簡單,蜀州人家家都會做。
將麂子肉切片,下開水中燙到八分熟卷起來的時候撈起來。
然后下一些五花肉片下油鍋炒到水分去半,撤掉一些柴火,加入姜蒜泡椒炒香。
倒入麂子肉,再加甜面醬翻炒。
加甜面醬有個訣竅,就是直接用會太干,容易炒糊,將甜面醬兌點水調稀再用,這個問題就不存在了。
翻幾下就香氣撲鼻,再下青椒塊翻熟,這就是蜀州經典的家常菜之一,醬爆肉。
甜面醬換成風豆豉和郫縣豆瓣,這就是鹽煎肉,生五花肉換成熟五花肉,就變成了回鍋肉。
三道經典川菜做法大至相同,可風味卻各不一樣。
李君閣將骨頭湯舀出一小鍋,加了一塊豬油進去,燒開后將發好的紅菇連湯帶菇一起倒進去,六七分鐘之后,骨頭湯變成了粉紅色。
灑上毛毛鹽,紅菇湯就做好了。
然后用船釘子,花斑鰍和黃辣丁做了個家常魚。
這個也簡單,就是姜蒜豆瓣下油鍋炒出香味,加醬油翻幾下加水,然后將魚下下去,五分鐘后加糖醋汁勾芡出鍋,灑上蔥花就算完事兒。
拿熱飯拌了冷熟內臟末喂狗,這才招呼阿音過來吃飯。
等阿音坐下來,李君閣先盛了一碗湯給她“嘗嘗。”
湯色就讓阿音很驚訝“咦,湯都是紅色的”
說完喝了一口“呀,真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