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兩邊山上發展,靠近谷底的三分之一是梯田,上邊是旱地,都是一層一層修整過的,現在雖然被荒草覆蓋,但是大致還能看出大型。
間或有幾棵樹立在中間,那是后來飄落生根的種子長起來的。
瞿院士說道“這就叫亦農亦匪是吧”
育爺爺說道“看人數,人少那就是自給自足,人多那就得另想辦法求活了。都是掙命。”
李君閣問道“他們有沒有打劫過寨子”
育爺爺笑了“他們才多少人,我們有多少人我們不欺負他們就是好的了。”
李君閣不信“人家可有槍”
育爺爺說道“難道我們沒槍”
呃,忘了這茬了,懸天鷂子老祖祖手上的家伙事兒,跟李二毛子是同一型號的。
見李君閣沒話說了,育爺爺說道“再說了,他們下山被抓到,那是只有殺頭的份要是沒有我們,他們手里的東西怎么拿去換鹽換藥”
銷贓就銷贓少說得這么好聽
育爺爺說道“不過老時間里邊,倒是有我們寨子里的姑娘游方到這里來,然后帶著后生一起回寨子成家立業的,這里在我們眼里,其實就當它是一個小寨子罷了。”
吳院士說道“雖然地被野草占了,但是種過的地總有物種留存的,那大伙兒一起找找吧。”
谷底以前是水田,現在已經變成了沼澤,是跑山匠最喜歡的地方。
李君閣說道“育爺爺,這里是接下來我們常駐的地方嗎如果是的話那我就編幾個鱔魚簍子,起碼半個月泥鰍鱔魚夠吃。”
育爺爺說道“嗯,這里就是大營。蜀山里頭野物多,為了安全我們出去不走遠,就以二十里地為限。辛苦點可以當日來回,要輕松也可以在外邊待一夜,不過也最多待一夜。”
“接下來我和獵戶,二皮分三組,每組往外帶一位先生。也不用再全部一起集體活動了,初定就是早出晚歸,還在此處碰頭。瞿先生是要考察野物的,這就不能受驚擾,分開行動,找到紅毛狗的可能性更大,三位先生覺得怎么樣”
瞿院士說道“這也是三百多平方公里的調查范圍了,老張老吳,怎么樣”
兩位院士都點頭表示同意,兩周時間,能探明這么大范圍,工作量已經相當大了。
既然沒意見,那李君閣就去山腳邊竹林砍竹子,其余人散到各處采集。
隊伍當然帶了食物,不過主要都是干糧一類,李君閣還分配了每人每日所需的大米,油料,雞蛋,現在重新集中到了一處統一管理。
加上有了這么個基地,這半月的吃喝基本就不用愁了。
張院士一邊給大家指示各種植物,一邊樂呵呵地笑道“真沒想到深山老林里邊還有這樣的所在,那這次來都不用操心后勤了。”
育爺爺笑道“這里是蜀山里唯一一處冬天不積雪的地方,也算是方圓幾十里能靠種地活人的唯一一處地界了。”
張院士說道“那土匪們的眼光可也是真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