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美嫻想了下覺得沒有毛病,說道“那我們也練,上午做作業,下午聽四祖祖講課,晚上練舞龍”
李君閣問道“現在四爺爺課上多了好多苗娃,他們能聽懂四祖祖講的東西不”
王美嫻說道“四爺爺這個假期講的詩詞里邊,好多都跟動物有關,苗家哥哥弟弟比我們還清楚呢”
“比如昨天教的咫尺春三月,尋常百姓家。為迎新燕入,不下舊簾遮。翅濕粘微雨,泥香帶落花。巢成雛長大,相伴過年華。四爺爺說這首詩告訴我們古人是怎么愛護野生動物的,山上的哥哥弟弟們就說起了寨子里是怎么做的”
“二皮叔我還要去寨子里喂鳥小銀子說他們比詩里做得還好他們為了迎接鳥兒,還設置投喂點,說喂鳥可好玩了”
小妹崽的思維太跳脫了,李君閣趕緊說道“那是肯定要去的,哎喲這詩我都沒聽過,誰做的”
王美嫻說“是宋代葛天民的,四祖祖說他的詩清新可愛,還有一首連天芳草雨漫漫,贏得鷗邊野水寬。花欲盡時風撲起,柳綿無力護春寒。,然后問這景致我們李家溝什么時候什么地方能看到,我說清明前后在匏瓜湖就能見到,四祖祖還夸了我呢咦二皮叔你又不知道”
李君閣滿臉通紅“美嫻,為什么要說又呢全唐詩十萬首,二皮叔都沒學全,何況其它朝代的不奇怪,不奇怪的”
王美嫻說道“那你為什么要臉紅”
李君閣尷尬極了“美嫻,聊天是一門藝術,有個技巧叫看破不說破,你知道不你這樣老揭二皮叔的底,我們這天就聊不下去了”
牽著王美嫻的手從村民活動中心出來,李君閣腦門子上汗都出來了。四爺爺當真是信手拈來因材施教,苗娃也能輕松搞定,自己這前浪,感覺離被這些后浪拍死不遠了。
送美嫻去了祠堂,現在家里娃子和苗娃同吃同學,除了阿里木單獨家里送飯,其余的都是久長居送過來的。
閑下來無事,李君閣邊去忘憂谷看高手殺豬。
屠宰場已經走上了正軌。
苗娃始終不愿意承認這里是豬場,總是固執地說這里是種肉和收割肉的地方。
不符合自然之道,感覺無愛。
不過李君閣信奉儒門,想的是怎么讓大家吃上肉的問題,道釋兩家自然和因果那一套,對他一點壓力都沒有。
老康和老范在一邊指導操作。
這里的豬都是從小享受到到大的,每天準點播放輕音樂,環境清潔好吃好睡,一句話就是好吃好睡多長肉。
每天還要跟隨這音樂在通道內溜達散步,都已經形成條件反射了,不過今天待宰的豬,它們散步的通道出口,改向了低頻高壓通道式電麻機。
然后被一一放倒,掛起來送到第一道工序那里。
周光華身穿全套操作服,扶住豬脖子,小尖刀快速一點,豬脖子上鮮血飚出,流入到下方不銹鋼水槽里被送走。
接下來電動燙毛,送入分解流水線,去頭,去蹄,去白臟,紅臟,然后分片,整修,最后送入冷庫,經過十二小時零度到四度的溫控冷凍,豬肉達到最佳風味,這才是冷鮮肉。
冷鮮肉就可直接上市了,不過如果是小包裝,那就還要去冷藏車間進行分割,包裝。
李君閣饒有興致地在一旁觀看,這批豬點完,周光華又轉到了冷藏車間。
這里是一個新車間,要將昨晚的冷鮮肉進行分割。
衣服也需要更換成另外一套無菌操作服。
兩人在更衣室換衣服,周光華這才注意到李君閣“喲,兄弟你是來實習的”
李君閣笑道“周大哥是看你點紅的手法,讓人嘆為觀止啊。”
周光華笑道“我師傅是徐功偉,當年夾川肉聯廠鼎鼎有名的徐一刀,當過全國人大代表的。師傅當年年富力強的時候,那點紅手藝才叫人嘆為觀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