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老被逗得哈哈大笑“瞧苗娃你這等出息不過皮娃你沒考慮過安全問題”
李君閣說道“就那樣才安全啊,大部分都在泥沙下面,久長居一帶人又多,打主意的也不好下手,要找個沒人的地方放著,反而容易招算計。”
孫老笑道“咋一看感覺不靠譜,細思之還就是這個道理,這就叫愚智之別。”
李君閣笑道“可不敢這么講孫老您的設計的確不錯,棧道景觀臺這里的確需要一些點綴,等回去就挑兩塊來立上。”
電瓶車一路上行,四十分鐘后,抵達了亂石灘上游。
這里已經搭起了一個巨大的圓形平臺,像是一朵葵花的形狀,花瓣和花瓣之間,就是以后停船的地方。
大師兄正在這里監督施工,李君閣對整體工程相當滿意,過去拍著大師兄的肩膀“辛苦辛苦,工程質量到整體視覺效果都沒得說。”
大師兄笑道“道路通了接下來蓋頂就快了,多找幾個工程隊,兩周給你搞完。”
李君閣說道“你們辦事我放心,不過先暫停,等杜鵑花期之后我們再繼續。那我就不耽誤了,我們還有科研任務呢。”
大師兄奇怪道“什么科研任務”
李君閣從車后取出充氣閥打開,苗娃開動電泵往里邊灌氣,然后又開始去取船槳和電動螺旋槳。
李君閣對大師兄笑道“現在正是甲魚產卵高峰,我們等這天可是等了太久了”
甲魚是多次產卵的水生動物,第一次產卵最早時間在四月中,產卵終止時間均在立秋前后幾天內,而盛產期則在芒種到大暑之間,端午正是高峰期。
僅上次那鱉灘,李君閣回去后做過統計,一天就能一兩百枚甲魚卵,所以說水產最大的優勢就在這里,人工孵化技術可以很快突破數量和種群的限制,恢復起來見效極快。
要是都是半山林場麝群那副模樣,怕是等十年都上不了李家溝水產基地這樣的規模。
兩人將沙箱板子丟上小筏子,和孫老和大師兄道別,突突突向獨水溪上游駛去。
兩岸的杜鵑花已經開了,獨水溪里的不時就能見到一條兩條被醉翻的桃花魚。
苗娃拿手劃拉著綠色的溪水,隨手撿起一條桃花魚來,看了看又扔進水里邊“傻得不要不要的,便宜了下邊的呆鳥們。”
李君閣說道“你要講道理,沒聽老輩兒說過以前打饑荒的時候,明知道吃了觀音土要死,可還是要吃。為啥還不都是餓的”
苗娃不信“那可以進山挖蕨根啊,還有山藥,腳板苕”
李君閣說道“那要看地方,李家溝幾百家兩千來人,蜀山里倒是能容下,你把夾川人全搬過來試試”
苗娃說道“按理說我們李家溝這樣的地方,不該餓死人才對,二皮你說是不是”
李君閣無奈道“這世界上,有很多事情都是不應該發生的,可它每天就發生著。理論上講,有資源的國家,都該富裕;有人口的國家,都該強大;有疆域的國家,都該安全;有歷史的國家,都該開明不過這些,就跟久長居下那些青珉石的價值一樣,有一個前綴理論上”
討論這個已經超出苗娃的興趣范圍了,李君閣也覺得意味索然,于是筏子都安靜了下來,只剩下馬達的聲響。
等到船到那段筆直的河段,兩人就更沒有說話的興趣了。
夾岸的杜鵑開得正濃,深紅淺粉,雜著一些明黃素白,讓人頓時心曠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