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閣笑道“哎呀你可算是開竅了,美嫻你記住,能花錢買來的,不一定是最好的,花錢都買不來的,那才是最好的。比如石頭爺爺送你的吊墜,我就敢說外邊絕對買不到”
王美嫻將吊墜拉出來開心地顯擺“二皮叔你怎么知道的石頭爺爺說這是灑灑姐姐特意給我設計的,是一個穿著財神衣服的卡通女娃娃,你看她背后還拖著兩根辮子,石頭爺爺說滿世界就這一個”
李君閣哈哈大笑“這禮物好別致,二皮叔也希望有一天,你能成為滿世界獨一無二的女財神”
渝州東風路小學,已經很晚了,張老師還在備課。
開學事務繁多,張老師又是班主任,因此就更加麻煩一些。
白天沒時間,只能晚上來。
多年的語文教學經驗,張老師其實不用備課都能張口就來。
不過今天有些不一樣,看了一眼桌上的那套,張老師卻不由得有些心虛。
明天要給孩子們講王安石的。
詩很簡單,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以前只是就詩教字,沒有想過要啟迪孩子們感受音韻之美,想著孩子們還小,不用引導他們深入。
看過瓊林別藻里邊的,張老師似乎見到了另外一個世界。
司馬光七歲通,怕就是通過這樣的授課方法
嗯,明天不能再像以前那般單講了,還得找找別的資料充實一下教學內容。
這時候一句詩從腦海中跳了出來,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原詩是怎樣來著張老師自己都已經記不全了。
在電腦上查詢了一下,哦,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擱筆費評章。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這個好,這個和王安石的正好形成對比,因為季節的變化,梅花和雪給詩人的印象各不相同。
同樣是詠梅,王安石那首應該是隆冬季節,大雪完全壓住了梅花,加上改革在政治上被孤立,因此他才會這樣寫,是一種孤高不屈的意味。
而盧梅坡的,則應是初春雪花半化之時,心態也平和,因此筆下兩者勢均力敵。
對了這里可以提醒孩子們日常觀察要仔細,再認真品味一下兩首詩里梅雪的細微差別。
還有還有,古詩中常把梅,雪齊詠,以比喻高潔的人品,不畏嚴寒的傲骨,這個孩子們也應該可以理解的。
哈,這里應該還可以插一個小故事進去,哎呀只記得和蘇東坡有關系,再查查
啊,查到了,在宋代曾經有人用林和靖的“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去問蘇東坡,為什么這兩句詩只能形容梅花,不能形容桃花和杏花蘇東坡不禁莞爾“用于桃杏誠亦可,惟恐桃杏不敢當耳”。
這個故事怎么才講得好呢對呀,孩子們早學過“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