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所長說道“不用,我們已經上了去忘憂谷的電瓶車了,我們在恒溫池那里見”
電話掛了,李君閣對還在梳妝的阿音說道“孟所長他們也太急了,這是連夜殺到夾川,坐最早一班船過來的,我得先趕去忘憂谷了。”
阿音說道“嗯你去,要是真是那全世界一共才四只的什么斑鱉的話,那我們李家溝可就太了不起了。”
等到李君閣趕到忘憂谷,苗娃也只比他早了個前后腳。
孟所長給李君閣介紹“這是我們研究所爬行動物研究室姜尚希主任,皮娃這就是甲魚池”
甲魚池上圍有光滑的欄板,防止甲魚逃逸,還有進食的緩坡和產卵區休息區,和其它魚池相比起來非常顯眼,孟所長一眼便能認出來。
李君閣和苗娃一起進入池子,從單養小池的磚石水泥板搭建的縫隙里摸出幾只團魚丟進桶里,遞給兩人“大的都在這里了。”
兩人接過桶來只看了一眼,孟所長笑道“斑鱉沒跑哈哈哈沒跑”
姜主任是個發際線很高的五十來歲老頭,拉著李君閣的手直搖晃“你們了不起,太了不起了這是拯救了一個物種啊”
李君閣都不知道該怎么回話,難道說自己只是因為被倆歡脫老頭鬧得不行,想空手套白狼地搞點惠而不費的水產養殖
尷尬地笑道“呵呵沒什么這都是我應該做的”
孟所長開心地拍著李君閣的肩膀“走,去你們集團水產研究室,我們慢慢談。”
幾人進入研究室,李君閣叫來幾名農大的研究人員,在孟所長的領導下開始對幾只斑鱉進行體檢和測量。
一通忙活,又拍了一堆的照片和視頻,孟所長還檢查了系統中的水產養殖日志,叫李君閣把斑鱉放回去,然后到會議室細談。
來到會議室坐定,孟所長說道“這事情說起來其實挺尷尬的,這個物種之所以變得如此珍稀,完全是源于一個不嚴謹的錯誤。”
“雖然早在一八七三年便已命名,但長期以來斑鱉一直被誤認為是黿或中華鱉,直到兩千零二年后才被確認為有效種。”
李君閣不禁感到哭笑不得“怎么會這樣”
姜主任說道“的確是非常遺憾,這個物種最早是英國政府駐上海領事送給英國博物館的禮物,據說是從中國上海的鄰近地區采集所得,我們估計就是太湖,當時就已經有了命名,這都一百多年前的事兒了。”
“然而非常遺憾的是,由于斑鱉的幼體和中華鱉,就是你們養的那只老團魚的品種,非常相似;而成體又和黿很像,因此在隨后的一百多年中,斑鱉并沒有得到中國動物學界的認可,而被看成是中華鱉或黿的同物異名。”
“直到一九八七年,國外研究者重新研究了斑鱉的模式標本后,才恢復了其有效種的地位。然而,到這個時候,斑鱉在野外幾乎絕跡,飼養的個體也寥寥無幾了。”
孟所長說道“而之前中國所有動物園和博物館里的斑鱉標本,都被錯誤地鑒定成了黿。由于不受重視招來的肆意捕殺和棲息地生態環境的嚴重破壞,我國自一九七二年后,就再未發現任何野生個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