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休閑觀光農業最差的是消費環境的缺乏,采摘就是簡單直接的采摘,文物古跡就是簡單直接的參觀,要不就是自發野蠻生長的原始消費環境,缺乏秩序和引導。
而進入這個家庭農場,給人的第一個良好的直感就是消費環境占了很大場地,而且一切井井有條,非常方便,而且安靜而愜意。
不過和國內類似的城郊農場相比,各項規定要細得多。
比如每周一至周四接受三年級以下的團隊考察體驗;周五、周六和周日,主要接待家庭和朋友的自主游,這就是考慮分流。
又比如大人與小孩的比例至少是一比五,這實際上又是考慮兒童安全。
但是是否能適用于中國,還得兩說。
其余差別之處也隨處可見。
比如大片的樹蔭下,放置了很多桌椅,供大家休息、交流和享用野餐。
比如采摘園內設有可移動的便廁,以方便游客。
比如園內有專門人員采摘咨詢,也有專門工作人員巡視服務。
比如園內無論是客人行走還是果樹行距,空間都較寬闊,便于客人行走和拍照。
比如為了防止客人亂扔垃圾,園內有很多垃圾筐,在采摘區內,也放置著很多供客人放吃剩的蘋果殘核兒的塑料桶。
除了這些,還有那些看不見的東西。
先進的種植技術,超前的管理理念,大量的資金投入,是這個家庭農場的基礎和前提。
比如使用大棚,可以使櫻桃在每年五月份成熟。
比如園內水、電、設施全在地下,澆灌施肥也是半自動。從地表上看是一個傳統農莊,沒有一根管線,可是從地下看,卻是一個最先進的農業基地。
比如矮化、密植等超前管護技術,可以使得每棵果樹僅有一個成年人的身高加單臂長度的高度,但是卻能碩果累累,一棵蘋果樹,產量在一百五十公斤以上。
比如園內還有四十多輛各類現代化農用機械設備,以及四十到五十人的專業農業管理團隊。
再就是一些細節上的東西了,比如整個果園,都種植著耐踩踏的特種苜蓿,既裝點了環境,又了奶牛的飼料。
比如果園內每行果樹的兩端,都種植著幾束漂亮的鮮花
正是這諸多的細膩之處的差別,構成了真正的觀光農業,而且收益頗豐。
相比國內許多大城市的“觀光農業”,這里明顯先進了許多,要是和那種以“觀光農業”的名義,套政府的農業項目資金的所謂“城郊農莊”相比,那更是天壤之別。
李君閣已經打定主意,這個農場,一定要帶梁慧麗過來看看。
s:
天才本站地址。閱址,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