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一會果山師傅到了,已經換了一身衣服,開始坐下來給三人勻茶。
茶室布置得很清雅簡潔,新出的佛心茶非常棒,兩位中年人喝得連連贊嘆。
交談了一陣,果山師傅說道“兩位遠道而來,法王寺足感盛情,不過我還是想對兩位說幾句話。”
大肚子中年人恭謹得很“師傅你說。”
果山師傅說道“剛剛皮娃把你們一路來的事情給我講了,我佛家大開方便之門,這個是沒錯,但是大開方便之門的本意,兩位卻弄錯了。”
“開門是為了什么自然是為了讓人進來。既然方便之門已經打開,那就往里進啊。”
“佛家的要義,是明心見性。凡夫與佛本無差別,差別只在迷悟之間。”
“生存的過程,皆在無常中造就。無常,即是對自己在生存過程的取向和選擇中,對自我成長的歷練。”
“在人生的每一日當中,一切生存取向,有時是一種經驗的累積,有時是一種學習的成長,有時是一種過程的穿流。”
“每一個選擇,皆關系著自己的靈性是上升還是下墜。努力讓自己的靈性上升,用自己的靈性來明悉與體證無常,這就是修行。”
“簡單了說,就是通過學習和驗證,不斷提高修養,完善自我,眀澈宇宙。最后達到大智慧,大圓滿。”
“這才叫得其門而入。”
“兩位的做法,倒有些類似于已經走到了佛教的殿堂門口,卻停下了腳步,將那大門擦拭了一遍又一遍。”
“大門它就是大門,即使你將它擦拭得再干凈,甚至給它涂漆雕花,弄上裝飾,它依舊只是一道大門。而你們,依舊還在門外。”
說完從茶室書架上去下三本書“禪宗的檀越來,我都推薦這三本書。對學佛而言比較穩妥。”
“你們可以先從這本菩提道次弟廣論學起,如果實在不感興趣,也可以直接看這本六祖壇經,之后再學前一本。”
“壇經文字比較淺顯,并不難懂,且名言警句多,學起來不會太吃力。”
“另外,壇經本身分宗寶本、曹溪本和敦煌本等多種。我這里是繕寫時代最早的新敦煌本,即敦博本。”
“既然文字本就淺顯,因此市面上眾多的壇經校釋書,那就只作為參考便可,不要以其中校釋為圭臬。”
“從自己內心出發得到的原文解釋,那才是最為寶貴的。”
“之后可以看看金剛經。金剛經在唐以后一直是禪宗印心的佛經,它的注釋本也很多,六祖本身就有一個金剛經口訣。”
“若求通俗易懂,我推薦這本南懷瑾的金剛經說什么。”
“這三本書,我送給你們。”
“之后對佛學的興趣起來后,可以研究一下禪宗的思想史,研究一下禪宗直指人心,明心見性的思想是如何形成、發展和演變的,又是如何與別的思想體系發生關系的。”
“那個時候就可以看看唐五代禪宗史和宋元禪宗史,還可以讀讀祖堂集。”
“等到這些都看得差不多了,可以看看禪宗思想與別的思想的碰撞,讀讀吐蕃僧諍記,或者看看藏傳佛教中觀哲學。”
“還有一個好地方,那就是李家溝論壇。里邊有關于儒,釋,道三家思想體系的一些淺見,分別由李良儲老人,石鶴道長和我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