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之綸當然知道擁有兩千余騎兵的好處,最起碼不會單方面挨打,發現后金軍出現漏洞可以玩騎兵突襲得斬獲。
他大大方方歡迎馬、吳二人協防,并且高調表態接受兩位總兵官的人馬入城駐扎,人吃馬嚼一應糧草都由他來提供。
馬世龍二人聽見劉之綸如此表態當然高興,即刻派遣心腹家丁傳令,讓麾下五千左右的步兵往遵化開拔。
他們心里盤算著在后金軍攻城碰壁退兵之時發動一次大規模攻擊,爭取搞到百八十真奴首級加官進爵。
正月十八日傍晚,被內憂外患折磨得身心俱疲的年輕皇帝崇禎正在御書房孜孜不倦的批閱永遠也批不完的奏折。
忽然外面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一個尖尖的嗓音響起:“皇上大喜啊!遵化大捷,王師收復遵化計斬殺東奴軍一千余,其中真奴超過六百,有東奴牛錄額真兩員,拔什庫、巴牙喇三十幾員,我軍還繳獲牛錄額真戰旗兩面。”
已經被明軍連戰連敗的噩耗消磨了英雄氣的崇禎聞言站連起來,用不可置信的語氣問道:“王伴伴,可曾核實真偽?朕已經被蒙蔽多次,再也不想看到任何齷蹉。”
王承恩不是大部分現代人以為的那樣,他根本算不上貪腐也不是什么老太監,而是一個跟崇禎年紀相仿的青年人,現在應該是十八九歲的樣子。
他語帶哽咽道:“奴婢下午就聽道消息了,為了不讓陛下再次空歡喜一場,奴婢親自帶著幾個人去了兵部,一個個真奴首級齜牙咧嘴,奴婢都親眼瞧見了,也驗看了那兩面東奴戰旗……”
急性子的崇禎頓時激動起來,沒等王承恩把話說完就打斷他道:“王伴伴速速傳旨,讓兵部尚書梁大人帶著東奴的戰旗和腰牌去平臺召對。”
見皇帝高興,王承恩心里無比舒坦,他樂滋滋道:“奴婢領旨,即刻去安排!”
明代紫禁城建極殿后邊為云臺門,其兩旁向后為云臺左門、云臺右門,平臺就是云臺,“平臺召對”是明朝皇帝問計群臣的制度,平臺是大明皇帝和重臣商議國家大事的地方。
王承恩安排人出宮傳旨,緊接著趕去平臺做準備,崇禎皇帝再也靜不下心來批閱奏折,他在御書房里走來走去激動的心情一時間無法平復。
其實大明陷入如今的窘境跟這位年輕皇帝剛愎自用不無關系。
剛剛登基兩年多的崇禎皇帝一直忙著大刀闊斧搞換屆,他甩開膀子干期望中興大明。
天啟皇帝臨終前曾經憐愛地對朱由檢道:“來,吾弟當為堯舜”。
登上大寶的崇禎確實渴望成為英主,他認為哥哥昏聵,重用魏忠賢把朝廷搞得烏煙瘴氣官不聊生。
天啟帝臨終前叮囑當時還是信王的弟弟,“魏忠賢‘恪謹忠貞,可計大事’”,可惜這句話在還沒有改元紀年的天啟七年就被少年崇禎選擇性遺忘。
————
新書盼支持,弱弱的問一句書友們,要一些推薦票可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