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總兵官如若能夠如臂使指調動多個營伍,恐怕要有數萬人馬,朝廷害怕尾大不掉,故而有意讓各營分權。
所以各路將領都注重建設自己的家丁隊伍,與其跟其他將領磨嘴皮子請求援助,還不如自己帶著家丁隊直接上去干,歷史上的李成梁據說有三千鐵甲家丁,連努爾哈赤都曾經做過李成梁的奴才。
因此黃漢努力培養鐵甲家丁戰士很符合當時的國情,也不顯得過于突兀。
其實豢養弓馬嫻熟的鐵騎作為家丁太耗費錢糧了,大多數總兵官、參將都力有不逮。
雖然每一位武將都知道家丁隊的戰斗力是自己安身立命的本錢,奈何如此龐大的錢糧僅僅靠克扣已經被層層盤剝后到手的營兵軍餉也是杯水車薪啊!
黃漢要打造出一支機動力無與倫比的鐵軍,需要的錢糧不知凡幾,人吃馬嚼、訓練耗用、鎧甲、武器、軍服加上軍餉,豢養一位鐵甲騎兵平均每年恐怕少不了一百兩銀子的花費。
一千雙乘鐵騎,軍餉和馬料銀子一年就需要五六萬兩雪花銀,算上兩千匹戰馬的價值、一千鐵甲、一千棉甲等等武器和裝備又需要多少銀兩?不給將士們吃飽并且吃上肉,他們的體力如何保證?
毫無疑問漢人做不到上馬即刻可以戰斗,下馬又是牧民,以農耕為主的漢人皇朝要建設一支強大的軍隊無疑是要供養一個巨大的吞金獸。
沒了打后金軍黑吃黑搶金銀財寶的福利,錢糧問題很快就會制約黃漢的發展,等建奴退兵后,黃漢就要面臨如何搞銀子養家丁的大難題。
這一次給予駐防撫寧的立功將士加官進爵不是兵部下委任狀那么簡單,而是正經八百經過司禮監披紅的圣旨。
冒著風險趕來敵占區傳旨的太監叫做方正化,錦衣衛緹騎足一個總旗人馬護送天使,百戶銜的總旗官是崇禎元年的武進士李若璉。
黃維正和撫寧的文官武將各有封賞,官升一級者有十幾位,不僅僅保住撫寧城池保住了身家性命和財產,還得以加官進爵,滿城文武都彈冠相慶。
大家都聯合起來邀請天使和太子親軍多留幾日,因為準備宴請他們的文武太多,估摸著低級文武已經排到了十天之后。
誰知天使不為所動,要求明天一大早就離開撫寧,因為他還有一道圣旨要趕去九里臺村下達。
這道圣旨當然是給黃漢的,方正化沒有要求黃維正宣調黃漢來撫寧接旨,他堅決要求趕去黃沂州部的駐地傳旨。
這不是方正化這個剛剛被提拔為御馬監掌司的中級宦官多事,而是曹化淳耳提面命指使他要親眼看看黃沂州父子為何屢建功勛。
見一營的將佐滿城的文武都在旨意里一帶而過,唯獨小小百總得到了單獨冊封,天使還要親自趕去九里臺那荒僻山村頒旨,黃維正大為奇怪。
最后還是在晚宴上花銀子疏通護衛的錦衣衛校尉才得知黃漢已經簡在帝心,他馬上決定親自集中撫寧城里小一千騎兵明天陪同天使趕往九里臺村宣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