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可惜我大明太多大人都是膽小鬼,如果人人都如咱們劉大人和人家黃將軍那般,哪里輪到那些狗東西猖狂。”
“咱們遵化的騎兵也蠻厲害,已經成功搶了韃子多次,這一次保不準又要下手干一票吧?”
“誰知道呢,反正輪不到咱們步兵出擊,都是騎兵兄弟們發財罷了。”
“未必吧!咱們在城頭都能瞧見那些滿載的牛車,如果突然沖出城,咱們步兵也能夠奪許多好東西回來呀!”
“是啊!如果能夠殺出城一回真的很痛快,肯定會到手不少好東西。”
“眼看著韃子、建奴往關外撤退,如果此時得不到斬首功勞以后恐怕更加沒機會,我真想出城去拼一回。”
士氣高昂的軍隊就是不一樣,連步兵都在幻想殺敵立功搶繳獲,大家都在高談闊論。
這兩天馬世龍、吳自勉以及吳應龍和八營將佐都在城頭眺望后金軍的運輸隊,他們都知道那些牛馬大車應該是攜帶了諸多財富,人人在動壞腦筋。
眨眼間三天過去了,后金軍只不過在城外耀武揚威根本沒有敢再來沖城。
第四天,幾乎瞧不見了上千騎規模的韃子和建奴,遵化守將都覺察到后金軍主力已經往北而去,雖然還有韃子、建奴騎兵呼嘯而過,很明顯都是殿后人馬。
于是乎各營將佐紛紛派出哨馬探查,后金軍哨騎大多數不愿意戀戰,見到明軍騎兵上來了選擇交替掩護北撤。
遵化派出的探馬、夜不收陸續回城,諸將最后確認后金軍大部隊掩護著龐大的主力運輸隊已經出了大安口。
如今留在遵化附近的不超過兩千騎,估摸著這些騎兵的任務是收攏后隊人馬保護零散運輸隊往北追趕主力。
得到了這個消息遵化城里上上下下興奮莫名,兵丁們都在議論是不是沖出城池干一票,很明顯往西沖殺不到三十里就能截下不少牛馬大車,運回那些繳獲應該不太費事。
軍心可用啊!劉之綸的聚將鼓聲再次擂響,早就在等待的將佐在一息內就齊聚在原順天巡撫衙門大堂,黃漢早早的被劉之綸請來議事,因此也出現在眾將之中。
見將佐們到齊了,渴望建功立業的劉之綸大聲道:“諸位大人,韃子、建奴主力北歸已經被證實。
如今還在關內遵化附近的人馬已經不多,這些獸類搶了不知多少我大明良善之家,得了金銀財寶恐怕要以成百上千萬兩白銀計。
咱們是不是就準備在城頭目送這些強盜、劊子手輕輕松松離去?”
眾將異口同聲道:“豈有此理,咱們的人馬難道都是吃素的?劉大人下令吧,(本官)末將甘愿效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