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可能是后金軍認為這里的老百姓是順民的緣故。
后金主子紅歹是曾經在崇禎二年臘月里下達旨意:“朕承天命,興師伐明,拒者戮,降者勿擾。俘獲之人,父母妻子勿使離散。勿淫人婦女,勿褫人衣服,勿毀廬舍器皿,勿伐果木,勿酗酒。違者罪無赦。固山額真等不禁,罪如之。”
他又在崇禎三年正月里下旨強調:“凡貝勒大臣有掠歸降城堡財物者斬,擅殺降民者抵罪,強取民物,計所取倍償之。”
后金主子如此高調表態,效果還是有一些的。最起碼在濟爾哈朗與貝勒薩哈璘奉命駐守永平府城之時,后金軍有所收斂,因此投降的榛子鎮、開平鎮的老百姓得以進行春耕。
但是當窮兇極惡的阿敏帶領還沒有搶到什么好東西的五千大軍數千旗丁、包衣奴才入關換防后形勢突變。
阿敏一貫囂張跋扈目中無人,根本不管八弟下達的什么圣旨,他發現投降的大明官員、鄉紳一個個吃香喝辣,身邊美女如云,家里雕梁畫棟富麗堂皇,他在棄城之前果斷進行無差別殺人搶劫。
選擇投降后金軍的大多數乃是大明巨富之家,阿敏帶著強盜們針對他們下手果然得到了大量金銀財寶,他有了經驗又讓麾下在退兵之前洗劫那些投降的寨子和城鎮再次搶得盆滿缽滿。
黃漢決定在阿敏之前先下手,最起碼“紅旗軍”不會大開殺戒,更加不會傷及升斗小民,這會變相的救下許多歷史上死于阿敏制造大屠殺的灤州老百姓。
四月二十日中午,“紅旗軍”出動了,跟黃沂州部合兵一處一共有九百騎兵和一千五百騎馬步兵。
大軍攻擊目標是榛子鎮西門,如果屆時沒有發現張揚帶人在約定時間控制了城門,王展鵬的爆破組依舊采取用黑火藥爆破,不惜毀了城門洞造成守衛城池的宗族武裝大量傷亡也要進行強攻。
張揚主動要求帶領六十個灤州老鄉去巧取榛子鎮其實心里有底,他有幾個師兄弟就在榛子鎮望族劉家、程家看法護院。
他是地地道道的本鄉人又有人作保,帶著幾十同鄉人以來投靠同門師兄弟的理由進城應該不是很難。
張揚自己就相當熟悉榛子鎮,也有遠親在鎮城居住,他以前每年都會經常出入榛子鎮,他帶領的幾十人其中有十幾人也是如此。
榛子鎮的原大明官吏早就跑了,現在是幾大望族共同管理這個城池,他們達成共識,決不和任何大軍對抗,因此后金軍來了他們選擇投降,如果明軍殺回來了他們立刻會重新回歸大明。
后金軍留在榛子鎮的人馬真的不多披甲人只有不到四十,還有七八十旗丁和包衣奴才,一個巴牙喇拔什庫是最高長官,他們在這里無非是要錢、要糧食、作威作福而已。
四月二十日晌午張揚一行來到了榛子鎮西門,他帶著四人下馬牽著馬步行接近城門洞,讓其余人躲在一個荒廢的村子里等待信號。
接近了西門之時,張揚發現這里居然不是城門緊閉,有三五成群的老百姓出入,只不過城門口有幾十家丁摸樣的漢子在檢查來往之人,生面孔會被盤問,甚至被抓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