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聽了兩人的對話,耳邊似乎聽到了“借糧”兩個字,在夾雜著含糊不清的方言里攪合,又不知是觸動她哪根敏感的神經。讓四妮兒迫切的想要知道這事情究竟怎么回事。只可惜兩人的吵架被她爹強行終止了。鐘敬賢喝得不省人事。再想問出什么,也難了。就是這樣的情況在家中二老回來以后變得愈演愈烈。三兒想到丈夫居然和吳二狗學的越發不像話,她臉上忍氣吞聲。等鐘老爹和鐘老太一回來,就迎上去說到“爹,您快給他說說借糧食的事情”說完,一臉委屈的坐下“你不肯聽我說,總該聽爹說兩句吧。”鐘敬賢看她當著爹媽的面又是一副態度,忍不住哼了兩句。被鐘老爹逮住一通教訓。他說“你快三十的人了還跟村里幾歲孩子一樣說風就是雨哼什么哼,你給我站好了好好說話會不會”誰知鐘敬賢聽了,指著三兒說道“那你給我把話說清楚我我”他指著三兒“我”個不停,實在是眾人的表情不像作假,難道他真冤枉三兒了想到這里,鐘敬賢突然氣短心虛,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了。“借什么糧食那是返銷糧。”鐘老太一屁股坐下,對他說到“賣到潘家溝了,好大一批糧食。”鐘敬賢沒想到是這樣,他瞪大了眼睛,嘴巴也張的老大。原來大屋劉后山是片山地,河流攔腰截斷,繞著山往別處流,雨季后山又暴漲雨水,他們這里就是上游,動不動就是“水漫金山寺”。今年大屋劉決定修大壩,找了潘家溝的過來花了大價錢弄了一批水泥。對于他們來說,不花一分錢。從國家回購一批糧食,在用低于市面的價格賣給潘家灣。四妮兒也愣住了。她不知道大屋劉的人這樣聰明,都知道賺糧食差價了。她敢說,放眼全國,也沒有哪村敢這樣挖社會主義墻角了鐘老太說完,就嚴厲的叮囑他道“七叔不肯跟別人說,你千萬不能聲張。”糧食是以貧困戶的名義買的,村里幾十戶人家全部都有份,這事情做的隱蔽點,咱們大壩就能修下來了。”說完,鐘敬賢已然愣住了,他嘴里念叨了兩句“原來是這樣”四妮兒也同樣聽到了,怪不得她好像有印象,早兩年的時候劉家村就開始商量著修大壩,這是件大事情,可是商量來商量去,竟然就擱置下來了。原因就是沒錢修這話有人聽了還不甚清楚,比如劉家村大部分的村民,又比如說鐘敬賢。他兩手放在大腿上,愣了一會兒就問道“家家戶戶都出力總歸隊里給幾個公分,怎么修不成了”說完這話,他臉上也帶著疑問和自得,自以為自己懂得許多,而旁人都是傻瓜一樣。結果被鐘老太劈頭蓋臉的罵了一通“你這個腦袋瓜子怎么長的,我問你你說給公分給公分,公分多了,地里糧食還是那么多,那一個公分還值多少錢白白出力能拿幾個糧食你也別走了,就在這里給我算,算清楚”這話如同醍醐灌頂。鐘敬賢腦子不錯,那是在算賬方面,其他方面還有些轉不過彎來,聽了鐘老太的話,他臉上騰的一片火紅。半晌之后,才明白其中的道理。一旁二妮做好了飯,她先一步就替他說出來了“我懂啦就是一百個紅薯,村里統共一百個公分,一個公分值一個紅薯,要是變成兩百個公分,那一個公分就只值半個紅薯了。”算來算去相當于大家白干活了。這種吃虧的事情誰肯干修大壩是好事,但是在沒修建完成以前,所有的好處都仿佛是海市蜃樓,看得見摸不著而現成的偷懶則是人人都會的,劉福他老人家動員兩三年,天天開會做足思想工作,結果呢一群人就等著給好處呢鐘大爹聽完以后一拍大腿“看見沒有,我孫女兒聰明”鐘敬賢“”而此時。夸獎完二孫女,鐘老爹好像想起家里的金孫,興致來了又叫兒媳把小五抱過來哄他。問道“小五,過來爺爺這兒。”小五穿著小襖子,腳步顛顛的跑過來張開雙手叫鐘大爹抱,看到老人家一陣眉開眼笑,只覺得他渾身上下沒有一處是不好的。他抱起乖孫叫不停“偉華,偉華,我的乖孫子啊。爺爺問你啊,爺爺給你一個紅薯,奶奶給你一個紅薯,你總共有幾個紅薯吶”他說的興起,這才臨時起意想考考孫子。小五縮在他懷里玩手,并不理會老人,鐘大爹望孫成龍,打掉他的小胖手,又問了一遍,沒想到小五不耐煩的說道“我不知道,爺爺。”“你再想想”“不知道”“哎呀一個加一個,你再算算。”“”鐘老爹沒想到小孫子竟然算不出來,急的他連忙扭頭問道“怎么一加一也不知道呢”他震驚的無以復加,心想著,已經三歲了,怎么這么簡單的問題還不會鐘老太頭也沒抬“小五才幾歲那,你也沒教他算術,難不成他還天生就會,那不成神仙了。”言下之意,鐘老爹不管家內務,也不帶小孩,哪里會想到這么簡單的問題也要大人教。說完這句話,小五圓乎乎的頭冒出來,他掙扎著要奶奶抱,三歲的孩子勁兒不小,像個小牛犢似的拱來拱去。鐘老爹失魂落魄,任由小五被鐘老太寬大的蒲扇大掌抱走了。她摟著金孫生怕他磕碰了一下,又對鐘老爹說“以前敬賢七歲就上學啦,他那會整天還背九九乘法表,你當時還說他算術有天分。這還不是學校老師教的,難不成他自己還能悟出來”鐘老爹干笑兩聲,很不好意思,沒瞧見他臉上黑褶子都咧到一起呢。三兒聽到婆婆的話,臉上也露出了尷尬,她生怕兩個上人怪到了自己的頭上,說她在整天家也沒教好兒子,連忙說道“爹娘,小五不是不會,他聰明著呢,我還教他念詩了,偉華,偉華,你讀兩句給爺爺聽。”說完又推了推兒子,她看著二老的方向嘴里急切的說。“快背書給爺爺奶奶聽”小五擰過腦袋,半天才不情不愿的念“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鐘老爹殷切的看著他“最后一句呢,小五”小五臉上露出了一絲茫然。三兒急得跳腳,她低頭說道“我不是教過你了嗎”鐘老爹臉上帶了點失落,老鐘家祖上就是讀書人,在清朝還中舉過,這一向是鐘老爹得意的地方,他自詡自己是讀書人,出身嘛也算是書香世家,因此格外期盼兒孫聰明會讀書。可惜兒子讀書一般,他的心思就放到了孫子身上,沒想到也沒看出什么聰明才智,或者是早慧之類的。不免就失落起來。“真笨呀,不就是低頭思故鄉嘛”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