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了得到拿加大,太平會從兩年前就派遣外務部特工,前往拿加大殖民地的各大城鎮潛伏。
為了得到拿加大,太平會的軍隊從數月之前開始準備,超過十五萬軍隊從太平城集結出發。
未來在這顆星辰上掀起驚天波瀾,赤底上紋印著金黃色交叉鐮刀扳手圖案的太平會武裝力量軍旗,也是在這一次戰爭中第一次對外亮相。
它毫無例外的,成為了后來其他國家,尤其是歐巴羅舊大陸上的白人國家,對太平主義除開“鋤頭直尺”的會旗外,第二深刻的典型印象。
在后來整個太平主義國際運動,將整個舊世界都攪動的風起云涌時。
那些新生的那些個太平主義新興國家,無不在自己國家內的歷史教科書上,將這次戰爭稱為“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戰斗,人類文明的希望,太平主義偉大的先行者們,第一次走出搖籃根據地,開始經歷外界風雨的洗禮”
這些話顯得恢弘大氣,一看就知道是各個后繼太平主義國家內的宣傳部,廢了極大的心思才寫出來的文字。
“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戰斗”寫的是沒有錯的,不管怎么說,以洪天貴為首的太平會高層,為了保證萬無一失,非常慎重的動員了在不影響太平城塞內重大工業制造外,最大的人力和最多的物力,這也是太平會勢力向這個世界上所有的國家,第一次展現自己強悍的力量。
但“經歷外界風雨的洗禮”這個評價,就要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在后來許多親身經歷過這場戰爭的太平會老同志們看來,那根本就稱不上被開始“經歷洗禮”,而是“洗禮他人”的開始。
大地在煙塵中蔓延,恐慌在人群里復蘇。
圣喬治不列顛王國,拿加大殖民地首都,有著接近整個殖民地五分之一人口,有著60萬常住居民的渥太華城中,一片混亂。
身為當代圣喬治國王親自任命的拿加大總督,喬治馬爾斯伯爵站立在總督府前的廣場上,500名總督衛隊手持著裝滿彈藥的前裝火槍,整齊的在他身后排列成戰陣。
“總督閣下,總督閣下。”
“我們發向溫哥華、多倫多、卡爾加里的電報,全部沒有回應”
一名身穿圣喬治宮廷下級貴族服飾的白人胖子,從總督衛隊身后飛奔而至,讓全身的肥肉都在身上不停的顫抖著。
“城外的駐軍也”
只不過,還沒有等他說完,馬爾斯伯爵就直接冷著臉打斷他的話語。
“不用說了,我已經知道了”
在歷代的拿加大總督中,馬爾斯伯爵算是一名盡忠職守的官僚,他是知道城外駐軍的大致方向的。
而進攻拿加大首都渥太華的太平軍飛艇部隊,這一次的進攻時間,特地選擇了白天。
因此,馬爾斯伯爵哪怕不用望遠鏡,也能輕易的看到一艘艘龐然大物,懸浮在駐軍所在區域上空,而那里的爆炸、火光和煙霧,是整座城市可視范圍內最多。
那里能有什么結果,馬爾斯伯爵用屁股想,也能知道。
大概是因為馬爾斯伯爵來自這個時代,科學最為發達圣喬治地區的緣故,他并沒有像其他的拿加大權貴一樣,驚恐的認為天空中的太平軍飛艇,是什么惡魔、魔鬼等超凡的造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