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在魔都上瀘這座大慶王朝中最重要的對外城市,被太平會的大軍以微乎其微的損失,在一日內告破攻占時。
神州東南沿海之上,分別駐扎在廣府、登州、海藍三處港口的大慶水師,也在太平會的絕對空中優勢之下,直接被空襲覆滅。
洪天貴降臨于此世后,準備了整整十年的家底,跨海而來超過五十萬之巨,在琉球短暫修整之后氣勢高昂、整裝待發的太平會統一軍戰士,分別從這三處地域登陸上了神州大陸。
這些戰士,九層以上都是神州貧寒的下層階級出生,在他們早年包含苦淚,被欺瞞和驅逐出這塊古老的土地時,可能從未想象過自己會以這樣一種身份,以一種解放者和征服者的身份,回到這片自己誕生的家鄉。
并且,由于大慶中樞被洪天貴近乎一網打盡,大慶沿海省份各地幾乎都沒有什么像樣的抵抗。
沒有朝廷下達的陰陽兵符,地方上的官府根本無法命令當地的綠營士兵和辮發人勇士等武裝力量,形成統一的整體防線。
許多時候,太平統一軍都已經兵臨城下了,地方上的縣官和綠營參將、辮發人管帶都在為了誰來負責統兵,誰來負責后勤等爭論不休,而他們一旦上報朝廷中樞,必然會收到要求投降的電報。
這種無比混亂的情況,一直持續了四個月。
這四個月之中,神州浩土上可謂是山河變色,大慶五十一個省份中,靠海的十七個省份幾乎是被太平統一軍以一種武裝游行的方式拿下。
永遠都不要高估一個以愚民為國策,并且持續了三百年之久腐朽外族皇朝的基層官員,能有多么強大的能力。
絕大多數昏庸到地方上的治理,都完全是靠師爺和當地吏員的大慶地方官員,在見到太平會那浩浩蕩蕩的鋼鐵大軍那一刻,便驚嚇的頭暈目眩,在向朝廷發送電報收到其要求投降的旨意后,想也不想就直接投降了。
即使事后回過神來發覺不對,但轉頭看向已經入城的太平會大軍時,也都只覺得為時已晚。
而少部分因為家世和背景有點腦子的官員,則因為沒有朝廷的旨意而投降,在判斷自己沒有權限和威望,以一座孤城對抗太平會大軍時,當機立斷的連忙帶上親信和家仆,慌不擇路的逃向大慶國境后方的省份。
也正是因為這些“聰明人”的果斷逃離,才使得后方三十四個省份里大慶總督和巡撫們,獲取了足夠多的外敵入侵、京師淪陷的證據。
能坐到一省封疆的大臣,自然也都沒有白癡,那些老奸巨猾的封建社會精英直接放棄了無線電報,用一些民間超凡手段加上古老奔馬傳信,以京師淪陷時,正在內陸地方上巡視的幾個辮發族貝勒為主君,勉強組織起了幾個“大慶多省自保聯盟”,共同對抗太平會的入侵。
而這個時候太平會,也暫緩了進攻的腳步。
因為這神州浩土實在是太大了,光是太平會占領的這小半個大慶,一十七個沿海省份加起來的面積,已經超過1800萬平方公里,比洪天貴前世的天朝都快大出了近一倍。
在加上這些沿海省份的經濟比較發達,本身人口眾多,直到目前為止,在不計算基層地主藏起來隱戶奴仆的情況下,光是太平會整合各地官府黃冊上的正常人口,就有超過26億之眾。
以數十萬御統數億,可以說現在太平會面臨的局勢,幾乎和當年辮發人入關后面臨的局面,沒什么不同。
只是,當年辮發人的太祖皇帝,選擇了和神州士紳地主們聯合在了一起,不去侵犯他們的利益,從而獲取了舊文人,舊地主們的支持,順天應命的統治了這個巨大而古老的國度。
但現在,以洪天貴為首的太平會,會再次選擇和神州士紳地主們聯合在一起嗎
當然是不可能滴
“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
“我為天公復抖擻,更始山河萬物興”
兩行巨大的紅色標語,橫掛在任家鎮的大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