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頭的幾個第一代東林君子,包括顧大章在內,都因為上書反對閹黨,而被從京師貶低了南京,然后各自又掛職回鄉教書。
第一代東林君子中的大多數人,都是真正道德高尚,并且思路開明的大儒學者,他們提倡廉正奉公,振興吏治,興修水利,引進南種等理念,都是非常切合時代,并且是對整個國家具有積極作用的。
當前的東林黨,還遠遠沒有到大明末帝崇禎天子登基后,“眾正盈朝”的第二代、第三代東林黨人執掌大權期間,長于內爭,短于治國、治軍,甚至取消商稅,導致朝廷因為錢糧匱乏而徹底崩潰的墮落地步。
林平之表達的這些理念,本身就是這個時候的東林黨所推崇的。
只是當前的大多數東林黨人們,還沒有這方面的明確綱領和思路,林平之這么一點明,自然會輕易的取得了顧大章的贊賞和認同。
“山長大人,這林平之正是因為出身武林世家,還未拜過一位文道上的老師”
李院監看到山長滿臉對林平之的欣賞之意,站起身走近幾步,在顧大章身邊低聲說道。
既然之前收到福威鏢局林家豐厚錢糧時,就偶然得知林平之希望拜顧大章為師的意愿,現在有機會,李院監也不介意幫助林平之美言兩句,不成又不會給他帶來什么損失,而萬一真成了,還正好讓林家再欠他一個大人情。
院監的話語,讓山長顧大章遲疑了一下。
這個時代的師生關系是非常緊密的,在外人包括顧大章自己看來,閹黨如日中天的當下,拜自己為師是沒有什么好處的。
比如顧大章之前的六名弟子中,有四名踏上了官場,但都因為他們的老師是東林黨十七君子之一的關系,不僅僅沒能一展宏圖,反倒都被閹黨著重打壓,目前只能調往遠離京師的南京做官,沒有什么實權。
林平之是走李院監的關系進入書院,這隱瞞不了山長顧大章。
這個時代是典型的人情社會,顧大章倒也沒有什么指責之處。
李院監既然在自己面目提到林平之缺少師傅,那背后的意思,也就是說那位林平之還真是不計前途,因為學識人品而想要拜自己為師,這讓顧大章心中倍感欣慰的同時,也不好直接拒絕。
好半響,他567中文567du才坐在椅子上,品了一口書案上的濃茶,緩緩開口說道。
“這等良才美玉,若是真有心拜入我門下。”
“就讓他,在詩會上好好表現吧”
當天傍晚,林平之從書童四九的口中,得知李院監傳來的消息之后,也不禁感嘆世事的無常。
想當初,他雖然將最終的拜師目標,放在了顧大章和參與廣福詩會的一眾進士大儒身上,但具體拜誰,也真不以他的意志來選定。
畢竟,林平之現在只是一個連童生都不是的普通書院學子而已。
他的目標,最初僅僅只是拜任意一位東林黨人為師,好順利的混入這個東林圈子,然后用后世之學識,將東林黨改造成一架真正可以“戰斗”的政治機器,在未來好幫助他徹底的改變這個時代,獲取巨量的偏轉點。
但萬萬沒想到,自己還沒有用力,能夠拜東林十七君子,東林領袖顧大章為師的機會,就這樣放在了自己的面前。
“他人棄之如敝履,我卻拾之若珠玉啊”
“既然如此,三天后的詩會。”
站立在小院之中的林平之,背負雙手,看著天際云層中逐漸顯現的皎月,嘴角處露出一絲自信的微笑。
“我便好好的表現一番吧”
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