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仙師太客氣了,這本就是宋某分內之事,比起一年前杜仙師的仗義之舉,又算得了什么呢。”宋典史連連擺手。
“二位大人請進。”杜凡招呼二人進院。
宋典史的實際年齡已過兩千之數,凡人在仙界亦長壽,普遍都能有個七八千年的壽命,甚至少數可以過萬,故而似宋典史這般年歲,在仙界正值青壯年。
宋典史神色一正,當即大禮相拜,道:“一年前妖狼肆虐,要不是仙師暗中出手,不僅宋某幾人的性命交代在那了,整個霍縣百姓也要跟著遭殃,此大恩大德,當受宋某一拜!”
王知縣同樣一抱拳,態度誠懇的道:“本官替霍縣數十萬百姓,謝過仙師救命之恩!”
“二位大人言重了,舉手之勞而已,不必如此,若非一年前在下正處在修煉的關鍵時期,定會出面相見的。”杜凡將二人托起,請他們落座在一面石桌前。
一番簡單的客氣和寒暄后,王知縣道:“敢問杜仙師的籍貫在哪里?可有職務在身?”
宋典史笑著解釋道:“知縣大人的意思是,要為杜仙師請功,斬殺合體期妖狼,救一縣百姓于水火,此乃大功德,功勛點數不會少的。”
“那就多謝二位大人了。”杜凡沒有拒絕,不出意外的話,他未來要在九黎仙王朝棲居很長時間,功勛點自然是越多越好。
所謂功勛點,是衡量黎民等級的重要標準。
九黎仙王朝,上至皇親國戚,下至平民百姓,無論仙凡,皆按功勛劃分九等,一等黎民等級最高,九等黎民等級最低,該劃分即為勛位。
勛位體現的是一個人對王朝做出的貢獻,勛位高者,享受的不只是待遇和資源,更重要的是一種榮譽,所過之處,萬民敬仰。
相對于勛位,九黎王朝亦有爵位。
爵位分公侯伯子男,評判標準與勛位不同,勛位的判定需要功勛點數、客觀且復雜的計算、三司議審、內閣復審等,而爵位只需仙王一道封旨。
另外,九黎王朝所有人都有勛位,只是高低不同,但爵位擁有者甚少,一般只封給王室宗親、開國功臣及后人、實力強大的玄仙等特殊人群。
可以這么說,爵位者皆兼有勛位,勛位者大多沒有爵位。
還有就是,勛位是浮動的,會根據個人功勛點數的增減,進行降級、保級、晉級等實時或周期性的調度,再輔之籍齡,便能精準的體現出一個人對王朝的真實貢獻。
與之對應的爵位,大多是一成不變且可以世襲的,只要你不犯大錯,即便天天躺平也不會被撤銷爵位。
同時爵位在冊封上具有很強的主觀性,主要是跟出身、氣運、情面等因素有關,說白了就是圣寵。
故而爵位主要體現的不是貢獻,更多的是一種地位和榮耀象征。
在實際待遇方面,勛位中的二等黎民基本和爵位中最高的公爵持平,一等黎民的待遇是遠高于公爵的,三等黎民對應侯爵,四等黎民對應伯爵,五等黎民對應子爵,六等黎民對應男爵。
在待遇的細節方面,勛位所得偏向于資源和個人,爵位所得偏向于特權和家族。
“未來最理想的狀態就是,在霍縣這樣的邊陲之地當個正七品知縣,同時再混個五、六等黎民的勛位,這樣既能吃香喝辣,還不會受到過多關注,完美!”杜凡心里如此想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