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吳花兒一臉迷茫,表示聽不懂這兩個詞。
“嗯,就是我自己想出來的意思。”王蘭蘭簡單的解釋著,沒有耐心與她說些她聽不懂的話,今天借著吳花兒與小哥分開,是有目的的,于是接著問“紅兒,你去過供銷社嗎”
“去過啊,前天還跟著媽媽去換過一次雞蛋。”
“我們現在去看看吧。”王蘭蘭直接說,在這里上了半個學期,還沒有去過離白泉小學不過五百米處的供銷社。
聽說里頭銷售各種生活用品,包括方方面面,鉭是因全國物資短缺,很多工業品很難送到鄉下,所以一般都是油鹽醬醋針頭線腦這些東西。因社員村民除了糧票和布票,其他票是見不到的,大概國家也考慮到這一點,供銷社內的很多生活用品都不需要用票,用家禽或是蛋類交換。
“好啊,很近的。”吳花兒高興的說,她去了很多回,不過依舊喜歡去那里,那里很氣派,有很多布。
“那我們快去吧。”言罷,拉起吳花兒的小手,這個女主的小手有些粗了。
倆個小學生牽著手,小跑著到了供銷社,供銷社里的售貨員是個很年輕的小伙子,不過二十來歲,皮膚白皙,衣著干凈整齊,一看就是城里人。
王蘭蘭也沒有需要買什么,不過就是好奇,她也不開口問東問西,就是四處張望。
這是一排挺大挺長的平房,中間沒有隔斷,只有幾根很大很粗的柱子,供銷社里頭有一長排的柜臺,就是很多柜臺是空著。
王蘭蘭走過來看過去的轉了近十分鐘。
看出好多東西都沒有的,比如菜油、肥皂、洗衣粉、紅白糖、糖果、糕點、面粉、米、掛面、肉蛋這些精貴東西都沒有。
更別提那些麥乳精、罐頭、香煙之類的了。
像工業品的自行車、縫紉機、手表、皮鞋這些更不見蹤影。
棉布,倒是摞著不少,幾匹幾匹地。
吳花兒常常陪著媽媽過來換東西,也算是這里的常客,因為家禽肉蛋野味都可以送到供銷社,收購價錢和縣城收購站是一樣的,但是只收不賣。
“回去吧。”王蘭蘭懨懨地道,她本想在這里出手一批蛋,可是到了這,就明白不可行,還是等著長大一般去縣城的黑市處理吧,價貴是一回事,彼此之間不會追根究底是另一回事,她有隨身空間,她是不怕對方舉報的,只有人證沒有物證,那不是污蔑嗎她可以反唇相譏,可以反咬一口。
晚上,王蘭蘭立于自己的種植空間里,又歡喜又苦惱,這都是錢啊,可惜她自己人小力單,只能繼續依賴著家里。
如今空間讓王蘭蘭安排的十分合理,右邊是粗糧,左邊是精糧,中間有幾株棉花,邊上還有幾種瓜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