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個干部子女為什么會嫁給一個偏遠小山村已有三個兒子的鰥夫
為什么才到三十歲的年齡,給弟媳的第一眼印象是這女人包著塊綠格子的頭巾,腮幫子上有兩塊紅暈,眼角扯滿皺紋,看上去足有四十多葛思嵐。男的,有六十了吧,略有些佝僂葛思嵐的丈夫。
因為她父親葛成林為了工作,獻祭了兒女。
葛成林為了革命事業,在1966年,將老婆劃成地主成分,送回老家挨批斗。
1968年12月,當葛成林成為下鄉辦主任,上任第一天,把自己一對兒女從廠里叫回來上了山下了鄉,21歲的兒子去了本地條件最差的大隊,25歲的閨女去了最偏遠最貧窮落后的蘇北。
一對兒女都不是應屆畢業生,本來不在上山下鄉范圍,葛成林想帶頭,拿自己兒女作示范,說起來都是他做父親的害了她。
葛思嵐確實太慘了,一個女人最好的年華能有多長。21歲葛思峰已經是知青中的“老大哥”,25歲葛思嵐只有更“老”,無法在十七八歲的知青中找對象,在當地的農村也沒多少人在這年紀還未婚。
她父親為了工作,獻祭了兒女。如此可怕的“從自己做起”,令她這個好妖怪也深深地打了個寒顫。在這個時代,個人的力量是很渺小的,有一點點的反抗,就可以讓人戴上這樣那般的帽子。還會出其不意地被最親近的人出賣了。
上一世,她還是曾繼紅時,就聽一個朋友講述她父親與她母親的事
我母親比我父親小七八歲,她為了證明自己思想進步,把我父親和她在家里討論時事時說的一些話,在政治運動學習班上說了。結果我父親成了右派。為了我和我弟弟以后的前途著想,他們離婚了。而我母親,懺悔了一個時期之后,經不過有人追求,又和別人結婚了。可我每次偷偷跑去看我父親,幾句話之后,他必然問我你媽媽還好嗎她快樂嗎下鄉前,我去跟父親告別,忍不住問他爸,你恨我媽嗎他發了一會兒呆,嘆口氣說一回憶我們曾那么相愛過,就不忍恨她了。
當時,她聽后,眼角不禁淌下淚來。這就是這個時代的特色,這樣子的事兒層出不窮
即來之,則安之努力改變吧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