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12月底
今天是星期天
蘇州市里各區各縣各地方都有黑集,是人就有活動,原始社會還有以物移物呢,所謂黑集就是被認為非法的那一種除了國營之外,別的都是非法的,所謂黑集總會有糾查的人出來抓捕,被抓了就沒收買的東西,還有身上的財物,有時還會進去學習一陣時間。
寒假即將來臨,下周一就是期末考試
葛思嵐自告奮勇地說要去黑集轉轉,看看有沒有好東西。葛爸爸說如果有雞,可以買只回來。要給懷著三個多月肚子母親補一補,家里之前養的兩只母雞有些老了,母親回來之后,為了慶祝已殺了吃掉。
一大早,葛思嵐騎車趕到早市,此時已人頭攢動。
冬天的早上,葛思嵐穿著半舊的黑色羽絨服,肩上披著正紅色純毛圍巾,不想混在這一群買東西的人和賣東西的人當中擠來擠去,不想一遍遍地問農村趕過來的賣主們有沒有雞有沒有雞蛋葛爸爸說過沒雞,有蛋也可以。不想一邊談斤論價,一邊東張西望,隨時準備四散而逃。
于是,葛思嵐站在黑集之后,放開精神力,她的精神力攻擊性不強,或者說毫無攻擊力,但勝在敏感度極高,所有的物體和能量都可以映射在她的精神網里,她只需要解讀一下,就能探查到周圍發生的所有事情。
精神力越集中的地方,精度就越高,甚至可以聽到人的講話聲,但是隨著距離的增加,她的精神力精神就越小,只能隱約看見影子。
她還真的看到有人一遍遍地問農村趕過來的賣主們有沒有雞有沒有雞蛋可被問的人皆搖頭,葛思嵐暗忖三年自然災害已過去一年,怎么還農村還沒有雞呢農村的恢復能力不咋的,不對,現在還是大鍋飯,不能私自養家禽。
當然,葛思嵐聽說沒有雞與雞蛋,也沒有多失望。她不過是想出去走走看看,了解了解民生罷了,也順便用用漸漸增長的精神力,她空間里收集的大大小小生生熟熟的食品可不少呢到時隨便取出一些就可以,春節也不遠了。
春節,是農歷的歲首,春節的另一名稱叫過年,是中國最盛大、最熱鬧、最重要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也是中國人所獨有的節日。是中華文明最集中的表現。
如今還沒有到破四舊的時期,年味兒特重家家戶戶都將好吃的好喝的好穿的好用的,放到過年時用。
至于為什么會如此為什么會如此慶賀這個節日呢那一下子說不上了,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這是風俗習慣到了后世,“春節”民俗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葛思嵐用精神力掃了一圈,直接去幾個賣東西的人身上,只買了些蔥姜蒜,還有一些曬干的蝦米蝦仁與魚干等。
近九點鐘才漸漸散去,葛思嵐騎著自行車向家駛去,快到家門前,逛入一個人少的東西,就在車藍子上的布袋子里放了一只雞一只鴨,還有一斤肉,一斤黃豆。
推著自行車到了家門時,還不過十點鐘。
精神力一放,看到葛爸爸任勞任怨地在灶間快樂地洗涮,而葛媽媽在小院子里邊曬太陽,邊織小毛衣,小毛衣是織給弟弟或是妹妹的,不過織的是藍色,葛媽媽是渴望兒子的吧,葛思嵐邊想著邊開鎖,推車進屋,耳邊驟然響起優美的音樂聲
正當梨花開遍了天涯,
河上飄著柔漫的輕紗
喀秋莎站在竣峭的岸上,
歌聲好像明媚的春光。
喀秋莎站在竣峭的岸上,
歌聲好像明媚的春光。
姑娘唱著美妙的歌曲,
她在歌唱草原的雄鷹;
她在歌唱心愛的人兒,
她還藏著愛人的書信。
她在歌唱心愛的人兒,
她還藏著愛人的書信。
啊這歌聲姑娘的歌聲,
跟著光明的太陽飛去吧
去向遠方邊疆的戰士,
把喀秋莎的問候傳達。
去向遠方邊疆的戰士,
把喀秋莎的問候傳達。
駐守邊疆年輕的戰士,
心中懷念遙遠的姑娘,
勇敢戰斗保衛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