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夏,京城
今年,陳小蘭剛滿十四歲,如今已是窈窕少女的模樣,下半年就要升為六年級畢業班,謝家父母一直叮囑她要好好念書,一定要考個好中學謝家本來不過一個謝大誠,家庭氣氛不是太好,可陳小蘭來了后,一切就不同了。謝家父母是真心喜歡這個養女,覺得這個養女命中帶福
可是,天不從人愿從人民日報在6月1日發了橫掃一切牛鬼蛇神這篇社論起,學校就有些不大平靜,五年級的期終考試也是與之前不大相同。當然,陳小蘭是明白為何如此,也不擔心如何如何謝家只是京城最普通的工人家庭,沒有了魯平這個恩將仇報鄰居在,一切都會改變
哦,原文里提過一段關于陳小蘭養父母的悲劇謝氏父母是善良心軟的老好人文革時對知識分子十分打擊,而鄰居魯平是位老師,經常被批斗,謝家看不過去,又住在同一屋檐下,起了同情之心,有時候晚上就請他過來吃點好飯好菜。誰知道,魯平不知道在謝家里看到了什么,突然有一天就寫了個大字報,說是謝家藏了封建遺留物品,故意躲避破四舊行動,破壞了運動的大好形式之類的話。結果,紅小兵當晚就來謝家里抄了家,謝家父母都是耿直的人,也可能是當工人當太久了,沒有了危險意識,遇到這種事還一直梗著脖子辯解,最后讓紅小兵們惱羞成怒,把他們直接帶走了。再回來時,就是半死不活。沒過幾日,謝家父母雙雙都去了,只余下瘸了腳的獨子。
雖然說,這個時代,別說鄰里,就是親戚之間,父子之間都會因為恐懼,或者是因為利益就互相揭發,互寫大字報。這樣的事屢見不鮮。但是,真發生在自己身上,卻完全無法因為常見而消除半分仇恨。
當年,陳小蘭向佟家要報酬時,直接要了兩家屋子,令魯家與徐家都遷走,讓四合院只剩下謝家三口與她,將一切可能都排除在外,這算如此,陳小蘭還是將1966年6月1日的人民日報偷帶回家來,讓徐大誠同學一字一句地念給謝家父母聽。
這一年,是不平靜的一年,開學前陳小蘭就拘著謝大誠,不讓他出門,不像之前的暑期里,帶著他去游泳去游湖去爬山去打兔,八月中旬,京城就開始了不尋常的熱鬧,一時間街道、工廠、公社、老字號商店、學校紛紛改名,什么“反修路”、什么“東風商店”、什么“紅衛戰校”等革命名稱,那些剪小褲腿、飛機頭、火箭鞋的等等皆遭了殃,其中這與上海一比,就沒有什么的啦,上海人可時尚了,十個有五個是這樣子的啦,而北京一百個也只有半個罷了。
向四舊猛烈開火什么佛經,盡放狗屁天天鬧來鬧去,中學生個個高昂著頭,就像斗志昂揚的公雞,學校也遲遲開不了業,還好陳小蘭與謝大誠還是小學生,還好小學是照常開學上課,只不過老師們心不在焉,動不動就讓學生自習,有時還會將哪篇毒瘤毒梅什么的課文用膠水粘起來,有時還會學習語錄。
這樣一來,陳小蘭陪著謝大誠在家里的學習時間就加強起來,不想讓這個從小陪在大的弟弟受到外界的影響,從空間中找了一本關于收藏、古玩方面的書讓他背,還悄悄說過陣子一起去尋寶,謝大誠好奇地問什么寶陳小蘭眨了眨眼道了聲保密就不說這個話題。
這話,不是哄孩子的,是真的。這時期被查抄的文物,多數被當時的外貿部門作為工藝品“收購”,用于出口換取外匯。以后香港、日本、東南亞等地收藏家,其不少藏品都來自于當時的大陸外貿出口。還有不少珍貴的文物,或被毀壞,或在混亂中丟失。丟失中的一部分是到了廢品收購站,那里是論聽賣的。能不能尋著寶,就看運氣與眼力。
這一年的春節也是不平靜,這不許貼那不許拜的,整個春節無知無味的,之前的傳統都要拋棄,老一輩人急的老淚縱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