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立秋
由京城開往哈爾濱的列車上,陳小蘭正在廣播室通報下一站是終點站哈爾濱市。
她語調平緩,聲音甜美。
清晰流暢地連續播報三遍,地點、時間,播報得清清楚楚。
乘客與乘務員們都開始離座做下車的準備。
這位處理一下垃圾,那位站在座位上取一下包裹,那誰誰誰急急地起身去廁所,一入了城就要鎖上了。
正在一片混亂之即。
忽然聽到有人驚呼一句“呀,下雨了”
“真倒霉”
“就是,早不下晚不下,偏偏就是下車時下,老天爺不開眼啊。”
“賊老爺。”
接著又是一陣陣吵鬧聲、咒罵聲。
人生百態
下雨了
陳小蘭猛地扭頭看向窗外。
先是幾顆雨點子敲打玻璃窗,隨著列車疾馳,雨點子越來越大,越來越密集
噼里啪啦地打在玻璃窗上,外面霧蒙蒙一片,看不清掠過的景色。
這場秋雨的特點是急急急
“今天立秋呀,一場秋雨一場寒,難怪這場雨下得這么大”說話的是土生土長哈爾濱姑娘。
哈爾濱姑娘最大的特征就是個頭兒高挑,皮膚白皙,鼻梁挺拔,大多亭亭玉立,很靚。
與俄羅斯姑娘有幾分相似,或許祖上還有俄羅斯血統呢
“過得真快”陳小蘭坐在廣播間,低聲感慨
立秋了,預示著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秋天即將來臨
立秋后,下一次雨涼快一次,因而有“一場秋雨一場寒”的說法。
滯而不斷、飄而不灑、寒而不冷是秋雨的特色
它是豐收的前兆
秋雨會給成熟的莊稼最后一次澆灌,使農民們得到了豐收
飄飄灑灑的雨絲兒,織成了一幅遮天蓋地的珠簾兒
陳小蘭思緒萬千,盯著手腕上的表。
數著時間。唉終于抵達了終點站。
目送大部分乘客下車。
陳小蘭就戴上勞動手套,抄起掃帚,開始打掃衛生,列車又晚點了,已經是晚上九點。
裴啟國該等急了吧。他目前每個周日都休息,明日倆人又可以一整天,陳小蘭心底期待著
她與裴啟國去年年底結得婚,婚禮簡單,且隆重
娘家婆家都給力,目前最時尚的三轉一響都辦齊了。
不過,當時因為工作之故造成離多聚少的局面。
直到今年三月份,她等著了一個廣播員崗位,才從京城鐵路局申請調到了哈爾濱鐵路局,工資下調了整整百分之三。
很多人覺得她傻,什么崗位有什么關系
有人覺得當工人工資高,還會從領導申請到第一線當工人。
也有人因為孩子多,吃不飽飯而從城鎮戶口回到農村戶口。
也不知道是對是錯誰對誰錯夫妻兩地分居,也是這個時代的常態。
車外,秋雨綿綿,下個沒完沒了
雨滴在瓦屋上面,叮叮當當,發出悅耳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