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葫蘆啊玉葫蘆
江靜蘭又恨又愛地盯著那個似玉非玉的玉葫蘆,盯著盯著,那玉葫蘆似乎活著般,吐出兩個光圈,一個是金色的,一個是白色的,向她飛馳而來,速度之快,令她躲閃不及,她一驚之下失去了意識。
再次醒來時,意識還有些模糊,只呆呆地望著藕色的床幔,腦子里又多了一位女人畢生的記憶,她的大腦正緩慢有序地讀取著那小小的記憶匣子,這是一位處于亂世中尋常女人,這是一位名叫周蘭昕的一生
周家雖是書香門第,可在京城族里也沒有什么人,周蘭昕父親十分爭氣,三十歲不到便中了二甲進士,之后找了關系,托了人情,帶著一妻一妾,二兒一女全是嫡出,跟著程家從京城長安到了邊城營州,在營州程節度使府做了七品的主事。
營州地處邊陲,胡人遠多于漢人,風氣猶為開放。周家來了此后,周蘭昕父親的官職雖然不高,但是在到處都是武將的營州,他還是有著一種孤高傲世的感覺,而且并不大與人交往。
而,周蘭昕兄妹與父親恰恰相反,他們用心讀書的同時也學會了騎射,連周蘭昕也不除外。
到了營州,周夫人就給小妾停了避子湯,一年后,周家添了兩子,一嫡一庶。有了兒子的小妾,也開始不安分,周蘭昕對父親小妾一向討厭得很,總是惹母親生氣,還到父親那里告歪狀,還有妾生子跟她同胞弟弟搶好吃的,林林總總,雖然都是小事,但是卻是周蘭昕閨秀生活中最大的苦惱
就這樣子,周夫人也從不出手對付家里小妾。
周蘭昕是家中唯一的閨女,從小跟在母親身邊,接受母親全心的教養,學會了千金所應該會的琴棋書畫,各種禮儀。
當然,女紅繡活尤其好連騎射功夫也不比兩個嫡親哥哥差,這些是周主事與周夫人所不知的。是鄰居玉家的三郎手把手教的,玉家是胡人將鄰,不過玉夫人卻是流放于此的世家女,有人做媒,她嫁到玉家,玉家好武。因而,玉家三郎允文允武,周蘭昕十分心悅他,為了他才偷偷苦練騎射多年。
多年下來。
玉家,已成為營州除了程節度使之除最高胡人武官。玉家三兒一女,皆是嫡出,不過大兒子是原配所出。玉小娘子與周蘭昕是閨中好友。
不論,家中父母如何思念繁華的長安。周詩昕心底卻覺得邊城生活也一樣有滋有味,離開長安那年她才不過五歲,對長安沒有多少美好的記憶。
直到,周蘭昕十二歲那一年的秋天,突厥王爺帶兵來犯時,這一回,突厥兵是帶著復仇的口號來的,為了商人復仇當初她是不知道的,后來她才慢慢想明白了。
那一年的秋天,突厥人攻城時那可怕的經歷,周蘭昕藏在家中,依舊能體會到無盡的恐懼,母親讓她做男兒打扮,說如果城破就快跑,別離他們,大家分頭跑,能跑走一個算一個。
當然,最后營州城還是保住了,玉將軍有如天神般地出現在營州城外,周蘭昕與營州城內所有人一樣,對玉將軍感激涕零。這一次,玉家三個兒子兩個殉國玉家大郎一家子與二郎,一個被突厥人的長矛擊中腰部后癱了玉家三郎。
周昕的大哥,不過剛滿十五歲,也在守城中殉國了。他可以不去,可他受不了在家中等著命運來下判。
周家只剩下三個小兒子,周夫人是不想剩下的小兒子再這樣死去,不想去忍受白發人送黑發人其實,她還沒有白發。,也不想生活在時刻都要受到突厥人威脅的營州了,所以她勸丈夫辭官要回長安。最后,周主事點頭同意了。
次年初春,周昕惜別過人癱心不癱的玉家三郎,與已獨當一面的玉家小娘子,跟著家人回到了長安。
可,天不從人愿。
秋收時,突厥人來犯時,營州城守住了。而京城失守了。
周家根本就沒有想到固若金湯的長安城能被突厥人攻破,當然不劃攻破,是沒有兵士守城門措手不及之下,等想逃時已經來不及了,周蘭昕父親和二哥想攔住闖到家中的突厥人,當時就被殺死了。
周夫人見此,當時就瘋了
周昕帶著母親與兩個弟弟也沒跑出去,被抓住送往突厥。婦女與孩子,對突厥人而言,如同羊,如同馬,都是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