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下鄉,前期主要是去農場,包括兵團干校,當然,那些牛鬼蛇神進了牛棚,那些黑五類子女就近在郊外插隊,時不時還得被街道辦事處調查調查。
后期主要就是下鄉插隊,往農村走。
當然,有家庭背景的人,早就靠關系去當兵或是進工廠當工人,也或是去了農場兵團,插隊下鄉的一般不是家里被蓋了帽子的黑五類子女,便是普通老百姓。
“少了一位,叫衛建紅的,誰認識”公社負責人揮著手上的文件,大聲問道。
“我認識,不過我不知道他去哪里了”一位十五六歲的齊耳短發、尖下巴、白皮膚女生訥訥的道。他坐她身邊,她睡一覺醒來,便不見他的身影。他與她都是黑五類子女,平常都是彼此照顧著過來的,可他突然不見,她不敢叫不敢喊,心里急得不得了。他們彼此有好感,但心照不宣,因為他們怕,怕黑加黑,日子更不好熬。他們家里的長輩們熬不下去,相繼去世了。
“那他的鋪蓋呢”公社負責人是四十左右的大叔,見這閨女要哭的樣子,忙放緩了語氣,問。
齊耳短發女生,叫吳敏,她只是低著頭,狠搖了一下。
還是她身邊的一男生接話,道“衛建紅家沒有多余的鋪蓋,他什么也沒有帶就上火車。”
公社負責人向他們招了招手,讓那男生與吳敏過來低低的問了會兒話,林丁朗倒是聽的見,如今她耳目靈敏,只要她想聽,什么都聽得清,看得見。
不過是問一問衛建紅家里的情況,他本人的情況,最后沙沙的寫了幾行字,又讓兩位知青在下面簽了字才完事。
他們這一批知青,坐上部隊淘汰下來的軍卡到了鎮里紅星公社,紅星公社從前是個中等鎮,一路過來,大路上就有供銷社,有國營飯店,有電影院,有廢品站,有書店,有郵政局等。
車子駛入一院子,里頭是兩層青磚瓦房,這便是人民公社了。
公社負責人十分民主無私,他沒有直接安排誰誰誰去這里,誰誰誰去那里,直接讓大伙兒在一個淡黃色的搪瓷盆里抓鬮,抓到哪個大隊就去哪個大隊。
紅星公社共有十八個大隊。
有的大隊缺的名額多些,有的大隊缺的名額少些,如同林丁朗與吳敏抓到的一大隊,那邊只缺兩個名額。
一些認識的同學,悄悄的交流著,與人交換了紙團,邊上的公社負責人對這些也是睜一眼閉一眼,他想啊,由你們去,只要你們別太鬧騰就行。
目前的情況,是知青不想下鄉,老百姓也不大歡迎知青。
彼此倆相厭。
但是國家政策如此,大家也十分無奈。
有些人也不問不換,大家也不知道哪里好哪里不好,抓到哪里就是哪里了。
聽天由命。
抓完紙團,公社負責人將這群鬧哄哄的半大孩子們的去處登記好,然后領著人一隊隊的出了公社,往各大隊的板車、驢車或是拖拉機旁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