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過幾日,前方又傳來大皇子落水之時,有熟識水性的女子跟著跳了下去將他救了,因對方是女子,又因救大皇子而傷了身子,大皇子問了對方的意思,最后就將她收了。
半個月后,大皇子順利返京,皇帝召集太醫院全體太醫會診。
十日后皇長子初愈,皇帝封長子為賢王。
還在府里管事的柳玉喬早趁機給王爺喂了藥,也趁機了解了那個救了王爺的女子,是京城郡王世子的丫頭。
大皇子是三位皇子中第一個封王的皇子,真是可喜可賀啊
有了大皇子封為賢王這個好消息,剛出月子不久的王妃就精神抖擻、戰意十足的收回了王府里的管家權。
柳玉喬自是歡歡喜喜的交了差,樂得自己無官一身輕,她生了賢王府里第一個男丁,不論是宮中帝后還是府里主仆們,沒有一個敢薄待于她,至少明面上是如此。
更何況她家里還有四個會念書的同胞弟弟呢
和平時代就是重文輕武的時代。
何況,賢王妃是個明智善謀之人,她沒有生下自己的嫡子之前是不會對她兒子下手,不然賢王就第一個不會輕饒了她。
呵,想生嫡子,再等十年吧。
午后,芳華園里。
“大郎,這里大郎,這里”八個月大的皇長孫已經能爬,柳玉喬正喜笑顏開拿了撥浪鼓逗著兒子玩呢。
“王爺吉祥”立于一側地奶媽宮女們齊齊跪了滿地。
見狀,柳玉喬也起身對著賢王欠了欠身。
賢王伸出溫暖干燥的大手牽著她那蔥白似雪的玉手,唯一的兒子出自她的肚子,該有的體面他自是給足她。
“啊啊”皇長孫因不大人們不理他,伊伊啞啞的叫著。
賢王瞧著兒子一臉的機靈相,很是滿意但他奉行君子抱孫不抱子的儒家禮治思想,揮揮手示意將孩子抱下去。
賢王拉著柳玉喬一同坐在軟炕上“孩子的大名要過了六歲,讓父皇賜名。本王先給他取個小名吧。”皇家的孩兒難養,有人為因素也有自然因素,他之前就夭折了不下三位哥哥,這其中也包括皇后親生的。
“謝王爺”柳玉喬巧笑嫣然地道謝,大郎終于有名了,小名也是名呢。
賢王瞧著她的笑顏,身體里有股熱流淌過,不顧還是白日,就伸手解開了她領口的衣扣。
柳玉喬不明白這是什么節奏
嗯他是不是憋太狠了
可是當初去黃河治水時也有通房丫頭伺候在側的啦,那是受傷剛愈之故了吧
可是前幾天不是一直歇在王妃那邊的嗎
剛剛出月子,是不能伺候王爺還是沒讓他盡興嗎
這是一個迷
望眼這滿府里有名份的,也就是她可以伺候她了,慧側妃已有八個月多的身孕,而清姨娘那個救了賢王的丫頭則是傷了身子未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