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姨娘立于高墻之上,遙視著賢王府后院某一處熊熊燃燒的烈火,此時清院內滿是倉皇失措的宮女嬤嬤以及忙著救火的王府護衛隊,一片混亂
“月兒,咱們走吧”一名身材高大、目光如炬、神情凌厲地男子背上背著一個大包裹。
“好”清姨娘,不,之后再無清姨娘,只有清月,她做了一個惡夢,如今醒來了。
男子拉起清姨娘的手,幾個縱身就消失在夜色茫茫中。
皇莊內,身穿家居服的賢王溫暖如春地陪伴著柳玉喬母子一同用早膳,如同尋常一家三口。
突然,門外傳來急促的腳步聲以及幾句低而急的咒罵聲。
賢王面沉如水,住筷不語,柳玉喬母子面面相覷,不敢放肆
賢王給身后的大太監使了個眼色,大太監躬身出了屋內,片刻后又躬身入屋,在賢王耳邊低聲輕語幾句,賢王的面色立即像死了爹般難看至極
挨得如此近,屋內又如此靜。
柳玉喬又是斂聲屏氣的狀態之中,自然而然地聽了全部,還不及她細嚼慢咽這一信息。
賢王便已起身離開,沒有留下只言半語地起身離去
而他身后的那個大太監也只是匆匆朝她一躬身便急急地追了上去。
柳玉喬見此,深嘆一聲,這個時候,她又不喜歡心里滿是家國天下百姓黎民的男人,真討厭
“母妃,父王這是”大郎睜著懵懂的大眼睛,一臉希冀地向望柳玉喬,指望得到答案。
柳玉喬揮手示意身邊人退下,又招招手讓大郎到她身邊來。
柳玉喬一把抱起了大郎,讓他坐在膝上,這小胖墩,可真沉
邊溫柔地給他喂早膳,邊與他耳邊低聲解釋著京中府上出急事,什么急事也一一向他說明,她可不想養一個年少不知事的兒子,兒子是要當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的圣上呢,哪能有童年啊
接著,又說府上姐姐妹妹們很想父王;最后,才說父王是家主,急得吃不下飯,先行回去處理急務
柳玉喬喂好了大郎,便讓他下去找奶兄們玩耍,小孩子忘性大,一轉眼就忘記了前事,一下子就與伙伴們嘻嘻哈哈玩在一起。
柳玉喬自己也緩緩起身,向外緩步行走著
剛剛聽到得的消息是昨夜王府內院突然起火,只將清院正房燃盡,清點人數時,少了小主子與清姨娘,后找出一大一小兩具焦炭般的尸體。
清姨娘精通武藝,萬不可能會在旁人兼能逃之夭夭時,而她們母子卻困于火海之中。
陰謀,有陰謀
有兩種可能,其一,清姨娘不甘寂寞紅杏出墻,懷胎十月生下奸生子,因恐東窗事發而詐死遁走;
其二,王妃奪子不成,懷恨于心,趁王爺不在府內就先下手為強,先讓奴才們下藥,再讓奴才們點火。
此消息,分析下來,與柳玉喬母子利多于弊,大郎又成了賢王府獨一無二的小公子。
思潮起伏片刻,柳玉喬就放下包袱,重新過著悠閑自在的莊園生活
賢王的快馬即將入城門之即,驟然駐足,回頭對著王府統領命道“分一半人馬,即刻回莊上去保護柳主子與大公子他們。”又剩一根獨苗苗,得看緊著些。
“是,王爺”王府統領忙回道。與公,與私,目前大公子十分重要。
賢王快馬入了城,進了府。
早有王府大總管在門口候著他,邊走邊給他匯報著昨晚的慘狀。
賢王在后院偏遠的清園轉了一圈又一圈,才回書房與幕僚們細細交流了一番,最后讓大總管拿著他的名貼送衙口報案,這個事一定得賴在景王的頭上,是是否否曲曲直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皇帝樂意信哪一方
數日后,貴妃無顧被皇帝訓斥一番,禁了足。
接著,宮中傳出皇上龍體有恙,宣賢王賢王妃一同入宮侍疾
在皇莊上的柳玉喬同時也收到賢王命她聽從統領的密令。
不知道發生什么事,不過修仙的柳玉喬第六感十分靈,空氣中都有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滋味,于是,柳玉喬開始行動了
先招統領詢問可有什么有效之法,讓她與大郎萬無一失,統領視死如歸回了句“視死護好主子們”
柳玉喬可不想上演一場讓人刺殺的戲碼。
于是她與統領細細述說一番,就開始行事,先讓感動的淚流滿面奶媽們帶著其兒子們分彼喬裝回家里。
最后,柳玉喬自個兒也喬裝成老媽子般悄悄地帶著大郎從小門入娘家柳府,在偏僻地下人房里安然無恙入住。
不知道最后有沒有逼宮發生,總之有備無患,保護住大家的小命要緊。歷朝歷代,為了那個至高無上的皇位,各種各樣的手段兼有,還是保護好自己與兒子要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