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說了。沒問題。親家找媒人。”國公爺饜足后,用暗沉地聲音回著。
過了片刻,阮夫人關切問道“琪兒也十三了,爺有什么打算”對閨女的親事,她是有十足把握地,在這里提出是為了拋磚引玉,今晚阮琪才是重點。
“嗯。”對于大兒子,國公爺有些復雜。
沒有世子之前,他與母親就花很大精力培養他;有了世子后,他們也不敢有半分放松。
國公府向來人丁稀少,他的嫡親哥哥二十七歲才生病去世,沒留下一兒半女。
正因如此,母親在若涵生了長女瓊兒后,不顧伍家老太爺的面子,就直接賞了他一個俏丫頭,還發話不讓吃避子湯,庶子總比無子好吧。
如今,庶長子的親事,高不能高,低不能低,讓他與母親苦惱啊
高了,怕庶長子有了非分之想,琪兒的能耐他這個做爹的還不明白,能文能武;低了,也太委屈他了吧。
“我明白你的苦處,一切為了我與瑯兒,委屈琪兒。”說著,阮夫人就依入國公爺懷里,嚶嚶嚶地低泣起來。
上輩子,她伍若涵是何等剛強地女人啊,可結果呢這輩子她就學那個姨娘這招,于旁人不知如何,對國公爺一招即可,上輩子那個姨娘只用這一招,讓國公爺寵了十幾年。
瞧著嬌妻梨花帶雨,無限風情
國公爺捧著她臉蛋,吸著帶咸的淚水,嘴里安慰著“嫡子當世子,繼承國公府天經地義,委屈你了。”如果不是府里特殊情況,母親因為大哥去世而害怕,哪有在嫡妻能生育時,就讓丫頭生子的道理。
“琪兒,是個好孩子,我娘家哥哥也夸他,說他明年可以下場試試。”讓阮琪走上科舉之路,與她的娘家哥哥愈走愈近,就于她瑯兒有益,從文總比從武心軟些,明白道理些吧,不是講秀才造反,三年不成
“嗯,這也是一條路。”他邊親著她,邊低聲喃喃著。
“我娘也喜歡琪兒。要不把我喬家外甥女說給琪兒啊”國公爺聽了妻子的話,明白她想表達的意思,一陣煩躁,粗魯一撥,一個猛然就進去了。
良久良久之后,方停歇。
次日一早,男人穿戴整齊后,離開前對著床上阮夫人道了一句“今兒,找母親說說。”
阮夫人獨自回想著。
半晌后,才明白國公爺是什么意思。
國公府,榮園
屋子寬敞闊氣,里面一整套的胡檀木家具,一看便價值不菲。
桌前擺著的須彌座大理石屏風,面前還放著夾竹桃,清雅別致,外有筆墨紙硯,而靠窗處的小幾上則擺放著流金小篆香爐。
“母親,琪兒也十三了。昨日在伍府,舅兄考過了琪兒,說琪兒基礎扎實,明年可以下場試試。十有八、九能考上秀才。有了秀才之名,咱們給他尋個好書院。”今日早朝后,國公爺特特去找伍老爺,兩人就琪兒從文還是從武的問題如今東宮沒有太子的問題大談特談了一時辰。
最后,兩家達成在朝堂之上保持中立的共識。
皇子們大了,皇家矛盾出來了,還是將家中閨女們早早的訂出去。絕了被皇家中大獎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