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讓阮家世子輕輕給了瑤表妹手腕一馬鞭,讓她有傷痕即不能進宮選秀,也不會破了相而耽誤終身大事。
四姨母真是好計算啊,為了達到更逼真的效果,她罰了小世子入祠堂思過三個月。
還緊閉國公府大門謝絕賓客,聽下人回報,這回國公府大少爺得了二甲四十九名,也未得賞
而國公府大少爺也一直讓伍大老爺留在伍府親自教導,中了進士之后,下一步就是殿試,之后便是謀官。
是留京,還是外放
一切等成親以后再考量
喬璉璞知道伍家表哥們成親之后,就該外放了。
這回,伍家嫡女成大皇子的側妃,那伍家就天然的大皇子一派,把兒子們外放,以后萬一有了點什么,因不在京里也少受些牽連不是嗎
這一年,對伍府而言可真真是個好年頭啊
伍府可真真是喜事連連啊
接下去,府里辦了數樁喜事,當然有娶進府里的,也有嫁出去的。
第一樁就是大房的二少爺,就是長房嫡孫,娶了同是三品大員家唯一嫡女,這家的家風是不納妾。
伍大太太為了求娶此女,也承諾兒子四十歲無子方可納妾生子。
第二樁喜事自然是二房的大少爺,他娶了某大將軍家的幼妹,喬璉璞想這可能是大皇子的意思吧。
第三樁喜事就是伍家大房的庶長女出嫁,她可算是大姑娘了。
在這古代是那所謂的大齡女,但伍表姐也不過是剛剛過完十九歲生辰。
按喬璉璞想法,這個年齡結婚還算早。
古代女子太早生育,難產例子太多太多,一尸兩命不在少數。
想想她自己,還沒過十六歲的生辰呢,得想個法子避孕呢
第四樁喜事,是朱家表姐嫁給申家的狀元郎。
一定有人奇怪,伍大老爺為什么給女兒找了個同進士,而給外甥女找了個狀元郎呢
這就是所謂的命也。
之前伍大老爺給唯一的閨女找了個才華出眾的上進好青年,那個好郎兒家風良好,有望中頭幾名進士,想在他沒有中之前給閨女訂下。
可惜伍表姐聽了自己姨娘的教唆,覺得只是個外放四品小官的兒子,配不上她這個三品大員家的閨女,就開始裝病拒婚,可笑地是還在外面散布姑娘病了的謠言。
本來就是口頭之約,如此以來只得算了。
后來那個好郎兒中了二甲第一名,家里老爹因功高升到京成了三品大員。
而伍表姐沒有好人家上門提親,一年大似一年。
當時,宮里還想讓她當國舅爺的妾室。
伍家是絕不會讓女兒當妾室,給皇子當側室那是皇家,沒有辦法。
伍大老爺匆忙之中也找不到好女婿,就把女兒說給了朱家表姐的嗣兄。
而申家公子未中狀元之前,只是個依附舅家過活的一對孤兒寡母罷了,中了狀元才一下子成了香餑餑。
就算是伍大老爺目光如炬,看中績優股,在沒有漲價之前買下,那自視甚高又目光短淺的大表姐又如何能同意呢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