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陰縣
這一回,岳曉夏沒有跟著來,她說自己走不了這樣久的路,將一封厚厚的平安信給顧蘭,讓她代寄。
顧蘭、章越、馮向西三人,外加楊建國與白青虹,五人帶著三個小背蔞,早上八點出發,可到縣城,也是午飯時間。
先去了一趟郵局,買了郵票,寄出幾封信,又去供銷社逛了逛,買了鹽,裝了一斤醬油,半斤辣椒等不要票的調味品,以及零零碎碎的針頭線腦。
“走,去國營飯店看看,有什么吃的。”馮向西在身邊提醒著。
一入縣城,五人就分了三波。
馮向西一直跟在顧蘭身邊,將身邊的錢與票一股腦的給她,如同一只忠犬。
這一點,顧蘭頗為滿意。
“再去下集市,秋收一過,也許有老鄉帶家里的干貨出來,看到了,就換一些。”東北這邊水果不多,可是香菇黑木耳什么的不少。
“已經過了十二點,先吃飯。”馮向西堅持。
“好。”顧蘭點頭。
國營飯店里只有玉米餅與玉米面做的饅頭,兩種都各買了五個,一人吃過兩個玉米餅,又在集市上換了幾塊老土布,幾斤柿子與幾斤梨子,就背著滿滿的背簍回生產隊。
一路上,顧蘭與馮向西換著背簍背,到環山村已是天黑。
“你們怎么才回來買了什么”一進知青點的灶間,正在做飯的岳曉夏與牛新克齊齊抬頭,向他們看來,岳曉夏嘴快的問道。章越早一個小時就回來了,什么也沒有買到。
“買了點干貨,累死了,阿西,你來燒火,咱們做個野菜蛋湯,就是饅頭吃,行不”回家的一路上,還是采了一把野菜,就是沒有傻兔子。
“嗯。”馮向西累的不想說話,一屁股就坐在一捆玉米桿上。
幾天后,生產隊開始分糧。
村民們都是幾百斤糧食到手,老知青們也不差,到手一百多斤,快兩百來斤,吃到明年春收,還是能堅持的。
只有新的顧蘭他們比較狼狽,四人一共到手一百斤,章越一人三十四斤,顧蘭她二十七斤,接著馮向西二十三斤,岳曉夏她十六斤。
這,勉強,只能吃一個月的量。
四人的臉色,如同便秘般,難看的很。
見狀,劉大隊長忙安慰道“你們放心,不會真的餓著你們,等你們吃完了,可以來生產隊借,之前不是還欠著二十斤高粱米嗎一個月最多借二十斤,一次借一個月。”
還沒有等顧蘭他們有什么反應,接著說“你們也可以申請回家過冬,我們這里的冬天又長又冷,你們怕是過不習慣嘍。秋收后,這邊也沒有多少活。”
是啊,環山的冬天漫長而寒冷,像是棉花、帽子、圍巾什么的,都沒有準備,顧蘭開始發愁,不是她沒有想到這一點,是她目前沒有那個條件,空間除了還有幾百個玉米棒子能加餐外,就只剩下幾塊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