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之后,天,漸漸冷起來。
金家的女人與孩子的伙食愈來愈差。
張巧蕓依舊給每天給兩個閨女偷偷加兩餐,不多,每餐就口魚肉或是蝦肉,加上一小碗姜湯。玉米面都要留下來給自己與肚子里兩個孩子吃。
張巧蕓是有能力讓兩個閨女吃飽,可卻不能,要是她們被喂的健健康康白白胖胖的,可就成了金家的眼中釘肉中刺。
別的房頭也是讓孩子們吃上幾口,不能讓孩子們餓的太難受,無法入眠。
每回加餐時,張巧蕓都避開金明輝,沒有讓金明輝知道點點。
如果讓金明輝知道,他會覺得有口吃的,都應該先給爹娘送去,因此她總是不讓告誡閨女,不能對她們的爹說,也不讓她們吃飽,只是讓她們的胃微微打個底兒。
不讓金明輝知道,但張巧蕓也不會讓他餓著,不論是出海或是進縣城打工,都得有一把力氣。
晚間,她會在金明輝睡覺時,拂過他的睡穴,再喂他吃兩口魚肉,喝幾口魚喝。
張巧蕓是知道婆婆屋里不是沒有糧食,小魚干,小蝦米,還有海帶紫菜之類的,還有玉米面等等。
同時,張巧蕓在原身的記憶中得知,那是婆婆給兩個小姑子準備的。
不大明白,婆婆為什么不心疼自己家的兒孫們,相反年年去心疼已經出嫁的閨女,以及外姓人。
一開始,張巧蕓沒有放開膽子,而是像之前那般,每日弄一點點,只要挨近了婆婆的屋子,她就悄無聲息的讓那些袋子里的東西,一點點的進入自己的儲物空間。
終于,有一天,張巧蕓聽到婆婆與大嫂吵嘴聲。
婆婆十分陰沉地罵道“養了個家賊嘍放屋里的食糧被偷了大半。”只有同住又同姓的大兒媳婦有機會進自己的屋,屋里的糧食淺了不少,她心底就是懷疑這個兒媳婦。
金大嫂插腰大聲說“家里有食糧,為什么不讓大家吃。為什么只讓大家喝個湯兒。怕是將食糧放著養外賊吧。”對婆婆一連幾年都給兩個小姑子幾袋口糧,她十分有意見。
“哎呀,不活了,哪有兒媳婦頂撞婆婆的哪有天理啊”說著,說推了推金大嫂,帶著兩個小兒子想直接進祖屋正房西邊間,想要進去搜大兒子的屋子。
可是,金大嫂抱住婆婆的大腿,說什么也不讓搜,嘴上直叫著屋里的是自己娘家給的,還叫自己的大兒子去找舅舅過來評評理。
金大哥不是個愚孝,自然是心疼自己的兒女們,明著對婆婆說“娘,你消消氣,回頭我會揍死。”那意思也是幫著大嫂,不讓自己娘與弟弟們進屋里頭搜糧食。家里的糧食有部分是岳家送來的,有一部分是自己出海時放在口袋里捎帶回來的,這件事他與三弟一起在做,近期,二弟這個老實人也可以跟著做。
婆婆不干,一屁股坐在地上,大聲罵道“老娘屋的糧食一定被你們這一群家賊偷的,一定會搜。”快到入冬時節,兩個閨女就要過來了。沒有糧食給兩個閨女,那閨女豈不要挨餓。她養了五兒二女,對天天在跟前的兒子們,沒有覺得對出嫁的閨女重要多少。
身材魁梧的金明輝欲張嘴要想說什么,被一邊只到他胸口的張巧蕓一拉。
金明輝低頭瞧著妻子那蠟黃的小臉蛋,只見妻子微微搖頭。他便沒有開口,抱起小閨女,與牽著大閨女的妻子站在一邊看著。
吵吵鬧鬧一通后,最后婆婆一定帶著四叔五叔要搜,而公公就坐在東邊間的炕邊沉著臉,一言不發。
古話說的好柿子撿軟的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