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一到驛站就搜羅好那套林姑父給的書,賈珠原本還想與二管事說這事兒,被寶玉拉了拉衣袖。
是夜,賈珠悄聲問寶玉“可是二管事有什么不妥”
“并無,只是后來我想了想,咱們會遇上如此麻煩的事兒,恐怕還是和書有關。”
“書”
別個的書都已經歸還賈珠了,只有武師傅身上那本春秋還在寶玉手里。翻開一看,有兩頁竟糊在一起。
賈珠頓時放輕了呼吸,看寶玉隨手從衣擺摸出一根針,小心地挑開黏著的書頁“寶玉,你干嘛在衣服上別針”
“哦自落水一事后我覺得心下難安。我還看到璉二哥叫隆兒給他買了把匕首藏在靴子里呢。”言下之意是,我這幾枚針并不夸張。
“算了,這事兒回頭再說”賈珠只好專心看被挑開的書頁。
里頭夾了一張紙條,一指長、兩指寬,蠅頭小子,卻是滿滿的數字
壹拾貳叁
拾捌壹壹
陸柒肆
到底是經歷過信息爆炸時代的,在賈珠還懵逼的時候,寶玉很快就明白過來,并按照頁碼、列數、字數排出來,去春秋上一一對照,慢慢得出以下內容正月獲兩萬擔,已入晉。缺人手,請征調民夫。
沒有稱呼、沒有署名。但是簡簡單單十七個字,透露出來的信息叫賈珠和賈寶玉面面相覷。
獲得了兩萬擔什么
為什么要送去晉地
做什么事情缺人手
又是什么身份的人能夠征調民夫
因入晉二字,賈珠嗖然反應過來晉商晉商販什么船幫、駝幫、票號、鹽鹽兩萬擔的只能是鹽
而寶玉因征調二字想起我們村里,去年冬天被征調去疏通河道的民夫回來的只有十之五六
正是那兩個粽子所說的話他當時說的,徭役之后回來的人只有十之五六,那是不是代表,其余沒回來的并不是死了,而是,被偷偷送去了別的地方結合如今社會生產力發展進程,需要大量勞動力的地方不可能是手工業,那就無非是礦上了。煤礦鐵礦金礦銀礦銅礦
山西產煤,入晉的定然不是煤;中國貧鐵,兩萬擔鐵是比天破窟窿還要大的事兒;金銀銅等貴金屬要是一氣兒出來兩萬擔,那整個國家的經濟都要被沖擊崩潰了。所以兩萬擔的什么是什么
江蘇沿海,有座鹽城
兩親兄弟對視一眼,賈珠知道的,賈寶玉已經猜到了;寶玉知道的,賈珠卻并不清楚。比如帶著魯地口音,說話不明顯地帶著大蔥味兒的游俠兒,以及他們提到的在家鄉被過度征調的民夫。
鹽鐵官營,私下販鹽超過一斤就是死罪,兩萬擔是個什么概念就是江南上下官員外加吏胥、捕頭、雜役的人頭都拿來湊數,也不夠砍。
“此事,當上報朝廷”不可否認,賈珠還是一個正直的好青年,第一反應不是怕事而燒了字條。
寶玉猶豫的是,既然林如海叫二管事特意帶話說不要在意身外之物,那么是否代表了林如海已經另尋了渠道將這驚天大案上報給皇帝知道了或者說,更壞的結果就是他被人威逼利誘,決定不上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