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份口供,正是嘉峪關守將盧將軍和陳副將二人的。
二月里出了那樣子的大事,這二人的官職是無論如何都保不住的了,在甘肅都指揮使司帶人趕到嘉峪關之后,盧、陳二人便隨押解犯人的隊伍一起赴京請罪了。罪名么,至少也得是個失察,至多這就沒有上限了,反正兩人心里都有數,這一趟,兇多吉少。
因為嘉峪關發生之事尚需保密,故而養心殿內只有兩位閣老和六部尚書,很快便把兩份口供看完了。
“說說吧。”十六全程保持面無表情,他想著父皇曾經手把手教他上位者最忌喜形于色。又想到寶玉給的建議但凡急躁的時候,先不要發脾氣,只要板著臉,下頭的人自然會忙著辯解,等他們說的話多了,就算沒出錯,也會有疏漏。
蔡閣老皺著眉說“此二人確實難逃失察之罪。若不是禁衛軍機警,恐怕會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衛閣老又說“恐怕不僅僅是失察這么簡單,臣聽聞已有御史參其二人濫用職權、巧立名目、增收雜稅其心可誅”
稅,豈是區區一關城守將可以定的
兵部尚書韓悅畢竟是去年武職轉尚書的,對盧、陳二人倒是有幾分同情,但是他敢說駐外關城的將領因為糧餉不能及時到位的原因而要自己尋找糧餉來源么遼東那邊還好,孫指揮使是個暴脾氣,每每朝中糧餉有耽擱他就敢渾不吝地撒潑去要,所以對著往來行商并不怎么盤剝,但是西北這邊韓悅先前也有所耳聞甘肅指揮使有點軟。可是,這是他能說的話嗎且不說點破大家心照不宣的來財手段會引起多少將領的嫉恨,就算是避開別的地方只談甘肅,那甘肅指揮使又豈是吃素的
故而在韓悅看來,蔡閣老已然是夠宅心仁厚的,只說盧、陳二人失察“臣覺得,此二人確有失察之嫌。”
“臣以為”
“臣附議”
戶部尚書、刑部尚書站在衛閣老那一邊,因為盧將軍和陳副將的做法實則是違法并且蔑視戶部。
其吏部尚書、禮部尚書表示偏向衛閣老但是又不明確表示完全贊同。
兵部尚書、工部尚書站隊蔡閣老。
看看,這就是朝政,其實有時候并沒有那么復雜。簡直就和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是同個道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