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就迎接,但是怎么看這叫賈政來說,這些人從頭到尾都透露出一股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架勢,真真是奇怪。
然而吃了一頓極其簡便的早飯,賈政拉著喉嚨咽下糙米,又狠狠就著湯潤了潤喉嚨,跟在李文淵身后去城墻上,放眼望去,北面是黃河水滾滾、另有一條由南向北流入黃河的潼河穿越潼關城而過。
李文淵是干一行學一行的,原先專注參貪官污吏二十年的時候,研究了各種行賄受賄、濫用職權的方式,現在從出京開始這一路,也惡補了水利知識,見此景象便問“這潼河,可是后來引入的”
當地官員不無驕傲地說“是。前朝建新潼關之時,曾想要引潼入黃,但因國庫空虛未能動土。如今我大明國富力強,先皇英明神武,于太初十八年撥款,終叫潼河水從城中過。如今城中的灌溉水、飲用水、關里還有一千多畝良田,全都賴于此。這么多年過去,從未因干旱而顆粒無收。”
寶玉身為禁衛軍總兵,這種時候基本上是不應該插話的,但是眼前這個沾沾自喜的官員叫他忍不住想劈頭給對方一個大耳刮子潼河水南向北流,平年的時候自然無所謂,一旦黃河洪澇,潼河倒灌,潼關就是一鍋湯人畜牛馬房屋全部在里頭漂了才算完
李文淵粗通了皮毛,一下子沒發現其中不對勁。但是工部大半的人在這兒呢,那個想要表現的工部馮郎中便開口問了潼關水利司“然則若是黃河奪潼河道,潼關成豈非成了水底城”
李文淵一下子恍然大悟倒灌
那當地的水利司官員還不以為意“大人多慮了,當年新潼關建造之時,牟大人間新潼關的前朝大臣便構建了地下二十四條排水渠,每條足足一丈寬、高,足以排出潼關城積水。”
是了大家恍然大悟,潼關城下的排水渠當年也當做密道用過,屢出奇兵,天下聞名。
如是,寶玉往前一步“這城樓上也瞧不出什么,本官倒是對排水渠很是好奇,不知可否一觀”
潼關當地官員知道,這是陛下心腹,禁衛軍總兵賈瑛,但是因為這一隊伍中已經有賈大人了,故而稱他為賈總兵“總兵大人有所不知,這潼關排水密道,乃是軍事機密,恐怕”
賈政一個沒忍住,呵斥了寶玉一聲,并給眾人說“小兒無狀,口出狂言,本官這便好好教訓他。”足以看出,這一路,賈政沒找到逞威風的機會,憋得有點難受。
賈政這話一出,整個城墻上都安靜了。
李文淵差點就要給賈政一個暴起狗血噴頭三十六殺朝廷你家開的呢公私不分嚷嚷罵了正二品武將,比我還能耐好大的官威啊
寶玉身后的禁衛軍也抬頭瞪眼看著賈政,倒是沒有惡意,但是滿眼透露出來的意思就是賈大人你莫不是傻了說什么胡話呢
潼關的幾個官員和守將面面相覷這賈政賈存周真是陰險啊他居然先發制人,這樣無理取鬧地訓斥賈瑛之后,我方若是不盡心力一點,恐怕他又要指桑罵槐了吧
場面一度十分尷尬。
然后潼關的官員打著哈哈說要帶欽差大人近前出城去瞧瞧潼關一帶的黃河河堤他們是驕傲而自豪的,占著前朝新潼關修建了才幾十年的便利,又有潼河水的滋養,可以說,附近河段沒有哪一段的河堤會像潼關這么整齊堅固了。尤其是緊鄰黃河的北城墻,還有非常重要的功能,它既是城墻,又是防止黃河水漫淹關城的堤壩。原本的土城墻全部被貼上青磚,更加堅固、雄偉。
站在城墻腳跟,確實可以感受到城墻的巍峨。
潼關官員說“盡管今年的凌汛來得比往年早,但是咱們這座城墻是經歷過多次考驗的,諸位大人看,城墻上青苔的痕跡,從前黃河水位最高的時候到了三尺高,可是潼關城內僅少許人家受了水災”
剛才在眾人面前被賈政下了面子的寶玉再往前一步,冷笑一聲“既然你說城下有排水道二十四條,那么城外三尺的水,城內當時是多深”
“這”
“依照你的說法,二十四條排水道乃是寬、高皆一丈的空間,可同時排水多少方黃河漲水的水流速度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