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丘縣令聽了之后冷汗涔涔果然今年會是夏日暴雨連綿么周翁為何不早早告知我
現在這時,卻不能埋怨周翁明哲保身了,至少周家還有周雨這樣子站出來的
李文淵問他“爾方才所言,有幾分準”
周雨說“不敢欺瞞大人,家學淵源,料一個月后的天氣,四五分準;測半個月后的天氣,六七分準;若是七日之內,便有八分準頭;三日之內,從未失手。”
“以你所見,今年雨量如何”
“遠勝往年。”
若是再保守一點的人,也許就不敢信周雨的話,可李文淵本就不是一般的人不是走一般的路子的人。
前有賈瑛,后有周雨,中間有他自己一路所見所聞的判斷。
黃河沿岸,甚是不樂觀。
哪怕今年不是幾十年一遇的暴雨之年,只要有京城去年夏天的雨量,封丘河堤,就危矣啦。
是日,就連賈政和兩位吃瓜主事都覺得,李大人和封丘縣令的模樣顯示出,事情很嚴重的樣子,遂并不敢多言語,老老實實聽他們說。
這樣子,也給李文淵省事,在他眼中,沒什么文官武將的差別,所有官員就分為貪的、不貪的、聰明的、蠢的四大類,其中一二和三四并不沖突。
很幸運,寶玉在他分類中是二三,封丘的縣令也是。不貪的,又能干點實事,李文淵還算是欣賞這類人。
若是換個別的人,也許會覺得賈瑛這一路風頭太過,一味表現他自己。可是李文淵不是,他完全不覺得賈瑛有逾越的意思,還恨不得帶出來的人能夠個個都和賈瑛一般能干呢。是故經過一夜考慮,他征得賈瑛同意,把兩人這一路研究黃河歷年泛濫的記錄等等資料整理成冊,加上禁衛軍隊黃河河道附近地形勘測圖,以及周雨的預測周雨能瞞著周翁出來求見,就是想要露臉的意思,李文淵根本不需去問對方,便將之名字添加在奏折里,想來正中周雨下懷,富貴險中求一一上報與朝廷。最后,提出黃河也許有可能改道。
這封奏折里,還添加了李文淵補充的另一種可能兩部中人帶著禁衛軍已經分段去檢查、修繕黃河河堤了,現如今還是六月初,如果時間再充裕一些,等到七月黃河雨季起,黃河與淮水幾乎重疊的一段,也有可能因為河道堅固而挺住了,但是今年四月起,就小決堤過一次的菏澤則不同了,屆時,會有更可怕的事情發生,即黃占了運河河道,那時候,若是黃河水南下,江浙一帶將成澤國
八百里加急名不虛傳,李文淵奏折以最快的速度入京,引起小朝會上的軒然大波。
衛閣老本就是不太贊同這樣大張旗鼓派那個油鹽不進的李文淵去巡查黃河河堤,現在眼見對方不僅僅是參當地官員,還開始妖言惑眾了簡直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啟稟陛下,微臣愚見,李御史所言之事,恐怕言過其實了吧黃河自開天辟地以來自成一道,千百年來未曾有變,雖然偶有決堤,但是天佑我大明,自先皇登基以來,黃河兩岸風調雨順,并無大災,想來李御史許是并不精于此道,被前朝妖人騙了也未嘗可知。”開口說話的是衛閣老,因為小朝會里頭,攏共就八人個,衛閣老沒辦法示意下頭的人帶節奏,只能自己擼袖子上。
既然衛閣老都開口了,要是蔡閣老不表態,六部尚書也不好搶答,于是蔡閣老也出列一步,他的觀點卻與衛閣老不同“臣以為衛大人此言差矣,”
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