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千戶說“那就這么隨他滿嘴噴糞”
“你知道人家是噴糞的嘴,還尋思去和人對噴盡長個子不長腦子呢怎么,還是當年叫你在私塾外頭偷偷學點兒結果你啥也沒學到給惹的。”姜老頭說說就來氣,瞪了不成器的兒子一眼,轉頭對大孫子說,“這事兒,就是人家眼紅咱們。咱家是那拍馬屁的人么還不是想給阿澤找個情投意合的媳婦兒阿澤,這事兒你自己心里敞亮點,別被那些讀書讀多的人帶歪了,覺得人家姑娘家是丫鬟出身就瞧不起人,知道不爺爺都打聽過了,人家姑娘家,好得很,啥都拿得出手,回頭和你成親之前,將軍府也會將她放良的,說起來,也確實是咱家占便宜了,你爹臉皮厚,才幫你搶來的媳婦兒。”
姜澤點點頭“阿爺我曉得的。”他是從小聽阿爺的話去私塾外頭偷偷聽夫子上課才學會的讀書寫字,本就沒有什么文化人的臭架子,原先對家人說想要一個識字的妻子不過是不想這么早被逼著娶媳婦兒罷了,誰知道老爹這么渾不吝地去求上將軍府的丫鬟了姜澤決定,只要未來的妻子對家人有起碼的尊重,自己也會好好待她的。
姜千戶嘀咕一句又說我不愛讀書,又叫阿澤別學了讀書人的壞毛病,老爹這年紀真是越來越難伺候了。
不過他聲音很小,姜老頭年紀大了,耳朵不是很好,沒有聽到,要不然可能那旱煙桿子就要報廢了。
不過這桿可憐的煙桿子,撐過了今晚也沒熬過后來幾天。
因為,不幾日,八百里加急圣旨出京至關外黑省作為試點,今年尚未舉行的文科準許軍戶參加
和此事有最直接關系的黑省軍戶們都蒙了,一瞬間,是狂喜席卷了他們。
士農工商,這是千百年來人們都默認的規矩,更是有好男不當兵的說法,如果可以,誰不想金榜題名,改換門庭
不過狂喜之后,不少人也只能期盼這試點能夠長長久久地成為定律,這樣子,今年開始趕家里的小子去掃盲班上課還來得及。
只有少數的人家,是心中有按捺不住地盤算的,巧了,老姜家就是其中一戶。
而這一天起,老姜家附近的人看姜澤的目光都不一樣起來阿澤這小子,是從小就喜歡念書的這一次是不是是不是
甚至連姜澤自己,都不能免俗地如夢游一般,做事心不在焉起來。
還是姜老頭用力敲了旱煙桿子之后,姜澤才回的神,姜老頭說“阿澤,這事兒十有八九是真的,但是就算是真的,你現在也不能飄,這是將軍大人給咱們千千萬萬軍戶爭取來的考試資格,真是騾子是馬,還得拿出去溜溜才知道。你如果就只有這點出息,我看還是不要去丟人現眼好了。”
于是從回家開始就陷入夢游同手同腳走路的姜澤被他親爺爺給敲回了理智,并且再小半個時辰之后親眼見自己親爹再次被親爺爺拿煙桿子追著敲打。
最后,煙桿子斷了,剛剛有念頭想要緩緩去將軍府下聘的姜千戶也被打清醒了。
在古代,消息傳遞的速度其實是很慢的,但是這一旨意,以最快的速度從京城開始席卷了整個大明。為試驗點的黑省尤其熱鬧,茶樓酒肆,不乏對此事高談闊論的讀書人,其中最令人津津樂道的,就是同圣旨一起傳來的小道消息據說這軍戶參加文科舉的機會是賈將軍爭取來的,為此,賈將軍還特意立下了軍令狀,說今年參與考試的軍戶中,有幾人得以拿到生員功名,那么來年的武童試,就必須有十倍之人考出武童生名額,即便是軍戶們無一人得中生員,來年的武童生也不得少于十人。否則,賈將軍自請辭去黑省將軍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