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氏知道婆母的脾氣,既然勸一回勸不動,那就是沒有用的,便應“娘別急,產婆也說平哥兒媳婦是瓜熟蒂落,早十來天也是正常的。平哥兒那兒我方才已經讓門上的小廝去了,不過他最近忙得很,也不知道能不能按點回家。”
說起這個,武家阿奶也知道一些,畢竟現在整個京城的人都在議論南邊那個能夠一年三熟的早禾,大孫子在戶部雖雖只是個員外郎但是依舊忙得腳不沾地的。
所幸,陳氏雖然早產,但是依舊母女平安。
這也是巧了,當年孫氏也是先生了武平、武安,最后才生了一個入住如寶的武貓兒。
于此,武家阿奶對孫媳婦陳喜的疼愛又多加了幾分,有兒有女,在臘月里湊成好字,可不是再吉利不過了
武平果然沒能夠按時歸家,雖然吃中飯的時候,他就從小廝嘴里得知了家中的消息,但是政務當前,就連尚書和兩位侍郎大人都是熱湯就著饃饃打發了做飯食的,他一個小小的從五品員外郎,怎么好告假。
待他回府之后,知道自己又多了個女兒,頓時有些發愁啊,女兒日后到了年紀該被挑著去選秀了怎么辦
武家阿奶和孫氏還以為武平是白日里的差事磨人,武家阿奶拍了拍大孫子的肩膀,小老太太的個子不高,伸手還怪費力的“平哥兒啊,莫不是大人們擬的稅賦太高了哎呀,奶奶同你說啊,哪怕是尚書大人親提,你也別贊同啊,這事兒可是壞良心的啊,最多咱就不吭聲么。”
孫氏有些無奈地拉了拉婆母“娘,不好妄議朝政呢。”
武家阿奶才不怕“當今圣上好著呢,哪次有政令不是張貼出來叫讀書人站在旁邊念給咱們老百姓聽的就連茶樓說書的每天清早都得先說一回新聞聯播,這早禾的事兒,擱早年一定是祥瑞,咱們萬歲爺卻沒搞這些虛頭巴腦的,直接夸這是寶二爺慧眼如炬呢”
孫氏算是看明白了,在自己婆母看來,夸寶二爺的人一定是好人,所以陛下就是大好人
武平聽聞奶奶這樣說,頓時覺得有些羞愧,自己方才居然在想那些有的沒的,還不如阿奶的見識。
于是次日朝會之后,在錢尚書氣哄哄地問大家伙兒農稅比之如今多收二倍如何的時候,旁的郎中、員外郎都直呼大人英明,而武平卻有些不合群地沒吭聲。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