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要的原因,自然是二房寶二老爺一家子歸京,并且升官大喜嘍,府里的下人都知道,闔府最不缺錢的就是寶二老爺這一房了,過年的時候去討個口彩,必定能拿到豐厚的紅封;并且寶二老爺回京之后,他們房里必定是要添置下人的,這對于榮國府的下人們來說,更是一個好機會。
至于珠大老爺那房,除了珠大太太貌似有些強顏歡笑,其余人主子下人都是滿心歡喜的,畢竟珠大老爺在翰林院呆了這么多年,這把年紀到了正五品,再難往上了,此番外調,便是輕易成為從四品地方官。下人們只知道,每次寶二老爺在外呆幾年,回來就是升官發財。
雖然政二老太爺致仕了,可是畢竟還身負一等將軍的爵位
蘭大爺這一輩起的幾位爺也是能干,有能文有能武的,萌四爺還有太子伴讀的身份加持,榮國府下一代的前途只要不出大岔子基本就是輝煌的。做下人的圖個啥不就圖能跟一個靠譜的主子么,現在府里欣欣向榮,隨便哪里,都是好出路
陛下封筆之前,便是要給百官賜福,往年榮國府就少不了這一份的,今年來送福字的天使是初一,要知道,原先能夠享受大總管初一替陛下送福字的府邸也就區區幾家而已,原本來榮國府的都是初二。
更叫眾人吃驚的是,東宮三師三少還沒正式走馬上任,太子殿下在正月里親上門給幾位大人拜年了,明著說是太子殿下禮賢下士,還有一重意思則是表明殿下對這幾位大人應該是相當的滿意吧
出了元宵,賈珠便該走馬上任了,因賈蘭已經有了功名,賈苒又是武將常年在江蘇,女兒也已經出嫁多年了,唯剩下幼子賈茗尚且在念書,論理,留小兒子在京城便是,但是李紈卻猶猶豫豫地說不放心小兒子,賈珠看了妻子幾眼,最終也就隨她去了所以賈珠離京的時候,是孤身一人走的,哦,這么說也并不太貼切,畢竟他還帶著李紈親自給他挑選的兩個丫鬟。
王氏對小女兒說“你看你大嫂嫂就是個賢惠不善妒的,什么時候,你二嫂嫂要是有她一半心胸,我也就放心了。”
妍春這回可真是沒忍住翻了個白眼,把王氏嚇了一大跳“快別做什么怪樣子了,一點也不端莊,被人看到傳出去,你的名聲還要不要”
“屋里沒別人,沒人看得見。再說名聲是能吃還是能喝呢您要真覺得大嫂嫂做得對,回頭就給我挑幾個美貌丫鬟吧,也省得我去花時間給您未來女婿搜羅。”
王氏呸了一聲“瞎說什么,你能和你大嫂嫂一樣她是我兒媳婦,你是我女兒,哪有親媽盼望女兒給女婿找通房丫鬟的嘿,我這也是被你帶跑了,妍春我和你說啊,下回可別把什么女婿、通房掛在嘴邊,被人聽見,真該把你編排得不懂姑娘家的矜持了。”
“大嫂嫂說不放心兒子,所以要留在京中,可是大哥哥明明就把賈茗托付給二哥哥了,二哥哥調教人的本事您又不是不知道賈苒如今的前途擺在那里呢,要不是二哥哥,他能這么順利地在江南水師出人頭地再說,就連薛家那三個憨貨如今都可堪一句年少有為了,大嫂嫂還有什么可不放心的”
王氏咕噥了一句,心想說到底是未出閣的,就是不懂其中彎彎繞繞,李氏哪里是真的放心不下兒子分明是擔心出京之后丟了榮國府掌家的權勢。哼,我還能不知道
李紈心中所想,王氏倒是真猜的八九不離十,也不愧是多年婆媳了。
二月初二花朝節,老祖宗便親口說要給黛玉好好慶生,用她的原話說“我玉兒都多少年沒在家里慶生了你們幾個年年如此,有什么臉面去和她比高低的”
話是這個理兒,但是府中女眷都知道,就算寶二太太這么多年都沒在榮國府擺宴,但是人家獲得的臉面從來都不少單看看這幾天門房收到的帖子和禮單子就知道了
沒得比沒得比,誰讓咱們沒有一個當朝閣老的親爹和一個太子太傅的夫婿呢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