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人擔心的,無非就是宗室子弟獲得科舉名次之后,能夠有更快的晉升。可是難道除了宗室子弟之外,別的文官武將家中子弟們便不會如此了么?由此可見,皇家人的名頭在此并不能給兒臣的叔伯兄弟們帶去更大的便利,反而因為名聲所累,被更多雙眼睛監督著不可徇私。”水旭如是說著。
十六點點頭:“這說得沒錯,但是漏了一點最重要的。”
水旭有些懵:“還請父皇明示。”
“他們擔心的是,皇室宗親手握權柄,恐怕江山不穩。”
“啊?”其實,水旭并不是沒有想到這一點,只是因為除了他父皇,誰來挑明這一點都需承擔惹怒陛下的風險。
十六冷笑一聲:“實則,前朝的節度使制和你皇爺爺推行的分封制才是弊端更大,咱們水家——你皇爺爺是怎么起家的你也都知道,節度使在一省之內掌握軍政大權;而分封諸皇子的制度,呵……”十六回想起當年,只覺得背后發冷:“分封制的危害比之節度使制更大。”
水旭的喉結上下動了一下:“因為異姓不王,藩王有藩地有人馬,更有……野心。”是的,若說節度使們的野心是一點一點被養大,直到朝中混亂、君王無能才會生出反心,那么同為天家子孫的藩王想謀反篡位的可能性則大多了。
……
果然,第二天大朝會,禮部尚書把這事兒拿出來議了,朝中絕大部分的文臣是反對,剩下的武將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
衛閣老和林如海這么多年難得幾次持同一觀點。
十六看下頭紛紛擾擾,便點了太子,詢問其想法。
朝臣們一看:【嗬,這是陛下給太子殿下出難題啊!這該怎么回答呢,要是反對,固然文人開心,可是宗室之中對太子殿下還能親近得起來么?若是答應了,贏得一群朝中毫無助力可用的宗室子弟的好感,卻叫文人們覺得心里不舒坦。這事兒……怎么看都是順了哥情便失嫂意的啊!但是太子殿下太子之位早已經確立,也不需要皇室宗親敲邊鼓什么的,他應該更需要朝臣的支持吧?對吧?】
眾人都是這么想的,他們卻不知,這是天家父子唱雙簧。
水旭被他親爹點了名,出列之后,斟酌著說:“回父皇的話,兒臣以為,可開此例。”
哈?
儲君之位乃是真正的一人之下,所有朝臣不論文官武將都站在他的身后,此時水旭說了這話,后面的人幾乎要驚掉了下巴,心道:【太子殿下未免也太……敢想敢說了吧?他就不怕失了讀書人的心么?】
【十六:我從未怕,我兒子也不怕,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