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梁雖然是玩笑話,可是他說的也是過去拜師的老規矩。
過去拜師,首先要有引師,保師,代師引薦人,保證人,立師徒合同的代筆師爺
準備好拜師禮,上門拜師。
還要寫門生帖。
上面要明確寫明,誰誰誰,某年某月某日拜某某某為師,學藝三年,謝師一年或兩年,學徒期間“死走逃亡各由天命,車踩馬踏打死勿論”
說的就是學徒三年,師傅是真心實意教你,你幫師傅干活,你掙得錢,都是師傅的
學徒之后,徒弟必須幫老師掙一年或者兩年的錢,作為謝師
再之后,你掙錢就是你自己的
另外學徒期間,打死了活該,你覺得學藝太苦,受不了,然后你跳河了,活該
讓你出去買菜,被馬車撞死了活該,這些跟師傅都沒有關系。
這就是過去,老年間手藝人學藝的狀態。
非常的不容易。
學徒沒有人權,遇到好師傅,還能吃飽穿暖,遇到那苛刻的師傅,不光干最苦最累的活,吃不飽飯,動不動就挨打,手藝都不正兒八經教你
完全就是把學徒當奴隸使喚。
張梁說完,就不再理會直播間里的鬧騰,繼續他的教學。
說話間,張梁的手一直沒閑著,已經鋸出一個單平肩榫,“你們看,這個就是單平肩榫肩指的是這個部位,顧名思義,兩邊肩寬要保持一致
無論是單平肩榫還是雙平肩榫,又分為明榫和暗榫”
“班長,什么是明榫暗榫啊”鄭明剛不解的問道。
這些人里面,鄭明剛基礎最差,不過為人好學,這也是張梁叫他過來的原因。
“這個叫榫眼,也叫卯眼當卯眼穿透整個木料的時候,就是明榫”張梁邊說邊給大家演示,“反之就是暗榫”
“班長,那雙平肩榫和單平肩榫,怎么區分什么時候該有單平肩榫,什么時候該用雙平肩榫”鄭明剛又接著問道。
“很簡單,一般寬度在五厘米以上的木料,都會用到雙平肩榫
在設計家具結構的時候,每一個構件都有他的作用,同時也會根據受力的大小,來選擇木料尺寸
木料尺寸大的,必然受力要多如果這個時候,使用單榫,那么榫卯連接的應力達不到設計構件的受力要求,容易造成斷裂,損耗或者降低使用壽命
下面我給大家演示一遍,雙平肩榫的制作過程”
張梁拿起一根4厘米成五厘米的木料,開始演示制作雙平肩榫。
“首先是畫線”
張梁一邊畫線,一邊給大家講解著注意事項。
很快一個雙平肩榫就制作好了
“好了平肩榫的制作方法大家看明白了嗎還有沒有不明白的”
張梁詢問了一邊,見沒有問題,“那好我給你們的圖紙上,都明確標注了那種構件需要平肩單榫,那種需要雙平肩榫你們先去把所有的平肩榫制作出來,等都熟練了,我再教你們其他榫卯”
講十遍,不如練一遍
“啊這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