鳶都國際風箏節是1984年創立的,其實早在建國前,三十年代的時候就曾經舉辦過風箏會。
鳶都國際風箏節是鳶都最重要的盛會。
每年的風箏節,世界各地的風箏愛好者齊聚一堂,不光有方飛比賽,還有大型文藝匯演、商務會談。
斫木為鷂,三年而成,飛一日而敗。
說的就是墨子研究試制了三年,終于用木板制成了一只木鳥,但只飛了一天就壞了。
墨子制作木鳥的地方就是鳶都。
這只木鳥是歷史上中國最早的風箏,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風箏。
墨子死后,制作風箏的事就交給了木匠祖師魯班公輸班。
魯班把竹子劈開削光滑,用火烤彎曲,做成了喜鵲的樣子,稱為「木鵲」,在空中飛翔達三天之久。
張梁有些頭疼的揉揉太陽穴,如果他有老祖宗的技藝,制作一只木鳥出來,根本不用擔心,一定會引起轟動,到達鎮上的要求。
問題是他不會,他的機關術,只是學了一點皮毛。
他家老祖宗倒是會,可惜在他爺爺的爺爺那一輩就已經失傳了。
機關術,木鳥。
張梁突然一拍大腿,自己是不會制作能飛三天三夜的木鳥,更不會民間傳說中朱由校制作的能托人的木鳥。
但是他可以利用現代的機械原理來制作一只半機關術的木鳥。
在翅膀上加木軸和彈簧,這樣翅膀就會在風力的作用下,上下擺動。
一樣可以飛起來。
張梁越琢磨越靠譜,越琢磨越興奮,“老賈,我還有點事,這里你盯著
今天無論如何都要完工”
“張老板,您就放心吧我指定給你干好”老賈連忙保證道。
“嗯我走了”
張梁轉身離開桃花山。
回到家里,張梁和老爸老媽二大爺打了個招呼,直接鉆進書房。
“這是怎么了”
“誰知道,可能有什么好事吧
梁子眼睛都瞇起來了”老媽猜測道。
“鎮里讓梁子代表鎮政府去參加風箏會,看他興沖沖的樣子,應該是想到好點子了”楊芮笑著說道。
張梁走進書房,拿出畫板,開始完善自己的構思。
木鳥,首先確定做什么樣的木鳥。
張梁在畫板上畫出一只展翅翱翔的雄鷹。
既然做木鳥,就要做個威風一點的,雄鷹最合適了
當然做鳳凰更好,可是鳳凰想要做的逼真,工序上要比雄鷹麻煩許多。
今年做雄鷹,鳳凰留著明年再做
然后開始在畫板上繪制木鳥身體的各個部位的詳解圖。
還要設計各位的鏈接方式。